广西防城港建设生态海堤 保护北部湾海域生物多样性

来源: 齐鲁晚报网
2024-06-04 06:28:57

  中新网防城港2月28日电 (卜小钊)海风习习、红树摇曳,漫步在广西防城港市西湾红沙环海岸线和山心沙岛上,身旁郁郁葱葱的红树林绵延入海,这里曾经“脏、乱、差”的面貌如今已焕然一新。

  2月26日至2月27日,2024年广西环保世纪行活动走进广西防城港市,媒体采访团跟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实地探访该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效。

  防城港市拥有53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岸带资源是该市立市之本和精华所在。在生态整治以前,西湾红沙环海岸由于受到海浪、风暴潮及周边城市建设的影响,海岸侵蚀严重,生态功能缺失,严重影响了西湾海域的生态景观。

  2012年开始,防城港市对红沙环生态海堤实施了生态护岸、置石驳岸、堤脚鱼礁、木栈道、人工泻湖湿地、半红树群落恢复、盐沼草恢复等修复建设工程,逐步构建了集海岸防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恢复、景观优化、休闲科普于一体的生态海堤。

  广西防城港市海洋局副局长唐上平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西湾红沙环生态海堤项目在2023年9月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共同评选的全球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八大国际案例之一,向全球推介。

  坐落在企沙镇山新村的山心沙岛上,天蓝水清,郁郁葱葱的木麻黄伴随着海风沙沙作响。因拥有红树林、泥质滩涂、沙滩等优质且丰富多样的滨海湿地生境,山心沙岛成为广西沿海最重要的水鸟栖息地之一,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重要的中转站和越冬地。

  据介绍,山心沙岛生态岛礁项目完成实施后,岛体面积由2017年的4.1公顷扩展至9.2公顷。生态挡沙堤发挥防浪固沙作用,新种植的红树林、草海桐、马鞍藤等滨海植物也已长成规模,不断改善周围生态环境 及提升海岛生物多样性。

  为巩固建设成果,山新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代表及村委干部不定期进行视察,开展对山心沙岛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治,清理海洋垃圾。

  “近年来,山心沙岛吸引了更多迁徙候鸟在此过冬,在这其中,世界珍稀鸟类的勺嘴鹬也频繁出现,充分地体现了岛体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企沙镇山新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副站长陈波说。(完)

  这次降温过程中,东北和长江流域降温最为显著。由于前期升温明显,不少地方最高气温累计降幅都会超过10℃,部分地区将达15℃以上。东北地区的最高气温会从10℃以上降到接近0℃,长江中下游则会从30℃左右降到约15℃,气温“腰斩”,降温感受堪比换季。

  RCEP正式生效前,新加坡国际关系学者马凯硕曾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发表题为《在亚洲,中国的长远规划击败美国的短期盘算》的文章。在他看来,如果北京重视东盟和RCEP,而华盛顿只顾着澳大利亚和奥库斯(AUKUS),那么北京就会赢,因为“大的博弈是经济而不是军事”。

  当被问及是否会为另一只大熊猫“圆圆”寻觅新配偶时,曹先绍说,“圆圆”今年已经18岁,以熊猫的生长年龄而言已经过了“适婚”年龄了,“我们现在就希望好好照顾圆圆,让它快快乐乐地过日子,不会考虑再寻觅新配偶了。不过,很多粉丝和民众倒是很希望团团圆圆的后代圆仔和圆宝可以尽快找对象。”

  “万千感慨,无从言表。第一次得奖的时候才只有三十岁,现在年纪已经翻一倍了,但是我觉得我们从事表演艺术的同仁有一个好处:我们在艺术创作之中拥有无限天地,角色可以给我们五光十色的生活,我们的生命与年龄,好像可以一直在往上走,创作力不会因为年龄凋谢,我希望我们同龄人能够一起加油,为表演艺术做出应有的贡献。(关于《妈妈!》中的角色)这是我有史以来从未遇到过的一个角色,是未知的,你不知道病人的真正心理状态,但我又要接近了解这种状态,细腻再细腻地感受和表达,也可以说是我从艺以来最复杂最难的一个角色,对社会和专业的认知,对专业的考验都是未知的,现在我的标准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我非常欣慰。”

  《长津湖》总制片人于冬表示,我们汇聚各方力量、克服困难完成影片的拍摄制作,就是为了打造一部足以流传影史的经典之作,用电影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环球时报驻新加坡特约记者  辛斌]据路透社16日报道,美国私募华平投资和国际房地产开发管理商睿星资本正在涉足中国房市的租赁业务。本月8日,美国黑石集团旗下多元化资产管理平台龙地宣布,即将完成对粤港澳大湾区约28万平方米现代仓储的收购。此外,据克而瑞地产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以来有嘉里建设、香港置地、易商红木、新加坡地产商凯德集团等多家外资机构在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项目收购,仅以已披露数据统计,总金额超过283亿元。中国房地产市场目前呈现下行态势,外资频频出手被一些人认为是“抄底”行为,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房地产向好的表现。加上最新出台的楼市“金融16条”,以及新公布的70城房价数据都释放出相对积极的信号,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将迎来转机?面对外资进场,中国房地产行业又是如何看待?《环球时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徐诗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