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会观察:长三角文化如何更好联结?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6-25 05:43:53

  中新网上海1月24日电(记者 范宇斌)打造以生态、文化和生活质量为标准的文化型城市群正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目标之一。正在举行的2024年上海市两会上,长三角三省一市如何加强文化联动交流引发关注。

  上海市政协常委、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上海市政协文体卫生体育委员会副主任理事陈海波24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长三角三省一市应加强文化发展战略协同、文化资源有效整合、文化市场无缝对接,从品牌、平台、窗口三方面深入推进共建共享,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区域文化联结和高质量发展。

  陈海波调研并参加了四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长三角文博会”)。他表示,长三角文博会依托综合经济优势和良好的区位条件,展现出长三角文化文创产业的澎湃活力和鲜明优势。“长三角文化产业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强大动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培育文化新兴业态、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促进跨界联动,呈现出长三角人文经济对于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陈海波看来,长三角文化联结需要深入推进“一个品牌”共建共享。他建议,以长三角文博会为牵引,共同打造国际性文化活动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打造“江南文化”品牌,凝聚长三角文艺创作的成果和力量,深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协同联动,深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跨区域协同和有机衔接,可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城市间的文化交流联动。

  “长三角的联动交流离不开创新体制机制,共同打造区域文化公共服务平台。”陈海波建议,深入推进“一 个平台”共建共享,需要从各方面入手。

  例如,可建立长三角文化产业合作平台。加强三省一市文化政策与信息共享,为文化企业提供合作机会,促进各地共同开发文化产品、推广文化品牌,提高区域文化产业的联合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可建立长三角文化旅游一体化平台。以数字技术打破行政区域之间的壁垒,畅通各类“一卡通”与“一票通”的生成,或开发包含高铁多次乘坐及景区门票优惠的“周游券”,形成城际高铁、文化场所、自然景观等“一张网”,进一步实现长三角范围内的“可触式”一体化。

  可以建立文化人才交流平台。加大发挥智库专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加强长三角各高校间的合作交流,通过互派师生、共同举办学术研讨和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促进文化教育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提升未来人才对长三角发展的理解与参与。

  “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落地,文化认同与融合发展的‘同心圆’要有大格局。”陈海波表示,“上海是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与市场的重要阵地,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双重输入中成长出了独具魅力的文化个性。这是一种能力,也形成一条通道,不仅联系着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也联系着中国与世界。要充分发挥上海‘文化码头’的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树立起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加强政策协同和市场联动。”

  对此,陈海波建议,深入推进“一个窗口”共建共享。例如,建设长三角文化展示窗口,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长三角地区的文化特色和魅力。共同培育城市新型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国际文化交流品牌矩阵,构建文明交流互鉴平台。(完)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题:上调·增持·看好——三个关键词解读外资金融机构缘何看好中国经济

  邢海明强调,过去一年,面对愈发复杂严峻的台海形势,祖国大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团结两岸同胞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越来越多台湾同胞深刻认识到,“台独”分裂势力操弄“抗中保台”不得人心,“倚外谋独”注定失败。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江苏交通控股营运事业部副部长张西亚表示,目前,其他优惠政策均已经开始实施。港口集装箱政策将于4月1日开始执行,相较以往,此次政策将惠及太仓港、连云港港、南京港和南通港,另外,该政策还具备动态机制,江苏省所有港口只要达到要求,就立即可以加入到优惠行列,政策更具有普遍性和激励性。

  美国Z世代也是最不信任政府机构的一代人——从联邦政府到美国国会、美国最高法院、州政府,甚至市政或地方机构。Z世代中不到三分之一的人信任选举程序。

  从所选交通方式看,选择公路出行的人员占比高达七成以上,随着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自驾已成为主流出行方式。

  尽管在2022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导致资金大规模从欧洲、亚洲、南美等地流出,但如今,外资金融机构普遍认为,那些对他们造成巨大压力的因素正在不断减少,这进一步刺激他们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投资。

吴洁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