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里的福建” 沉浸式戏剧跨越千年浪漫

来源: 旅游网
2024-06-06 14:01:00

  中新网福州5月17日电 (叶秋云)“陌上游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更复道横空清夜……”八百多年前,辛弃疾留恋福州西湖美景,赋予福州西湖最美词章,《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怀赵丞相经始》是其中的一首,堪称经典。

  八百多年后,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博物馆之夜系列活动“宋词里的福建”沉浸式戏剧于福州西湖畔的福建博物院东区金麟小苑上演。青年闽剧演员郑宁饰演的辛弃疾,吟咏着赞美福建的诗词,举手投足之间风姿绰约。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坛中一颗璀璨的启明星。无数词人以手写心、以景书情,描出数不尽的风花雪月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沉浸式戏剧演出现场,一位神秘女子上官语盈邀约辛弃疾、柳永、张元干三位同属宋朝的词人,跨越时空,在福州西湖畔相聚,品茗论文,一较文坛高下。《如梦令·卧看西湖烟渚》《望海潮·东南形胜》……一首首绝妙好词传诵至今。

  观众席里,从最开始的叽叽喳喳聊天声不断,到一波波喝彩声传来,再到一同吟咏诗词……渐渐地,观众与演职人员一起走进“宋词里的福建”,跨越千年,感受绵延不绝的词中浪漫。

  “福州西湖,非常适合与汉服、戏曲融合在一起,天然一幅景致,看起来赏心悦目。”游客张鑫观看了表演后赞不绝口。她表示,期待后续的表演能够常态化,并与福州西湖的湖面串联。

  “宋代的福建,在文化、经济等方面在历史上都达到了顶峰,是南宋最重要的省份之一。”福建博物院副院长龚张念告诉中新网记者,自去年开始,福建博物院就在策划一个展览,即“宋词里的福建”,通过宋词,来引出宋代福建的社会生活,展出福建的精美宋代文物。

  龚张念透露,“宋词里的福建”展览将于“5·18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开展,而博物馆之夜系列活动“宋词里的福建”沉浸式戏剧是其中的一项配套活动,为了吸引更多人走近宋词、走进博物院而设计。

  闽剧《荔枝换绛桃》选段在此次剧目中颇为添彩 。浓浓的戏剧韵味,独具特色的唱腔,演绎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剧与宋词的“碰撞”。

  “是不是有穿越回宋代的感觉”“我们院里的这些孩子一专多能,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一会儿戏曲”……此次演出的演员来自福建省实验闽剧院。作为本次沉浸式戏剧的总策划之一,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与有荣焉。

  闽剧又称福州戏,福建地方戏曲之一,拥有四百多年历史,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中国台湾和东南亚各地。

  “我们在传承,未来也需要发展。”周虹感慨道,文旅融合,诗和远方要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博物院里静态的文物与我们动态的非遗相结合,呈现出一场不一样的表演。这是福建省实验闽剧院与福建博物院的初次尝试,非常有意义。

  周虹告诉记者,以后,这类的沉浸式戏剧会多多上演,相信后续也会把这种模式带到海外舞台上。(完)

  作者 缪超 邓瑜

  改编自张爱玲小说的《金锁记》,是我打磨最多的一出戏。曹七巧一方面被命运所掌握,也有一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她又没有能力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为了立体呈现七巧从年轻到老、最后扭曲变态的心境,我为她的个性做了几种设计。她家里原是开麻油铺的,只有兄嫂,心高气傲也颇善交际。面临婚姻,七巧毅然选择高门,却没料到正房二奶奶的头衔换来的是一生的幻灭。对此七巧总以伶牙俐齿还击,她绝不服输,一切不顺意都是旁人错,不肯认命。

  近年来,和田地区在“旅游兴疆”战略推动下,在天津援疆力量支持下,紧紧围绕独特的旅游资源全力打造“中国·特种旅游目的地”。和田境内有被誉为“万山之祖”的巍巍昆仑,被誉为“死亡之海”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有蕴藏和田羊脂白玉的玉龙喀什河,还有大漠腹地原始部落—于田县达里雅布依。

  当地时间16日18时,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开幕式在瑞士雪山小镇达沃斯举行。作为全球最知名的经济论坛之一,本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题为“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强合作”。

  从贸易伙伴来看,2022年,湖南与22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湘字号”企业走进109个国家和地区。东盟、美国、欧盟为湖南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进出口1497亿元、822.1亿元、624.2亿元,占湖南进出口总额超四成。

  “2023年猪周期将主要运行在价格下行阶段,前期美欧货币当局大幅收紧政策会带动 2023年海外通胀较快降温,这些因素都不支持国内CPI在2023年出现大幅上涨。”王青表示。

林诗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