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清算协会划定六项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重点,外包和终端管理榜上有名,一季度罚单已有体现

来源: 大河网
2024-06-17 21:10:47

  财联社4月17日(记者 郭子硕)近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公告,确定2024年首期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重点举报投诉事项。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称,将按照自律管理相关制度要求,强化对会员单位的自律惩戒,提升支付行业管理效能,切实维护支付市场秩序。

  监管点名六大违法违规行为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本公告涉及六项违法违规行为,其中两项涉及为非法交易提供服务,剑指“跨境赌博”、“电信网络诈骗”等非法交易。

  两项涉及外包管理和终端管理,分别是“违反收单业务外包管理规定行为”,以及“违反支付受理终端相关管理规定,非法改装、恶意篡改终端信息等行为”。

  此外,“无证经营支付业务行为”以及“扰乱支付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也是 首期举报受理

  一季度12家机构被罚超3000万,外包与终端管理也涉及

  财联社记者统计发现,以上违法违规举报重点也和一季度支付机构被罚趋势有一定重合。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一季度,至少12家支付机构被人民银行处罚,处罚金额高达3012万元,罚没金额达1363.6万元。其中,最大一笔罚单被罚没金额高达2754.38万元。除常见的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交易信息管理规定、违反资金结算管理规定外,被罚事由还首次出现了“违反外包机构管理规定”。

  按照违法违规事由来看,一季度支付机构的被罚事由集中在“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法交易信息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各有5家、4家、3家支付机构违背相关规定。

  去年以来,监管加大对外包服务商的管理力度。在此背景下,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违反外包机构管理规定”首次被列入处罚事由,具备一定的警示性。支付机构应当依照合规要求对业务自查,提升合规经营意识的。

  下个月一日即将实施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下称《规定》)也要求,支付机构应做好账户管理工作。“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支付账户开立、使用、变更和撤销等业务管理和风险管理制度,防止开立匿名、假名支付账户,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支付账户安全,开展异常账户风险监测,防范支付账户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支付账户应当以用户实名开立。”《规定》如此表示。

责任编辑:李琳琳

  记者丨郁振一 侯艳 刘琦 赵化 杨洋 李炜 段德文 耿旭菲 王鹏飞 杨立峰 潘毅 马超 黎兵 张宇 李增仁 陈春晓

  在不少文学、影视和其他文艺形式幻想中,半人马座阿尔法星都是“宠儿”一般的存在,它有着怎样的魅力和光环,让这么多顶级的作者倾慕于它?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近30年来,日本人的平均身高不仅没有增加,男性甚至还“越长越矮”。雅虎新闻网18日报道称,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数据显示,1948年,日本17岁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60.6厘米,1994年增至170.9厘米,2021年降到170.8厘米。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去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中,复星凯特定价达120万元的CAR-T疗法阿基仑赛备受市场关注,不过最后无缘医保目录。今年国产CAR-T产品已增至两款,分别是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和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从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初审结果来看,只有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进入名单。

  当出行高峰来临时,高速服务区往往人满为患,甚至车辆会“倒灌”至主路,带来安全隐患。但在2023年春运期间,广东省韶关北环高速公路最新采用的“智慧服务区管控系统”将有效缓解这一状况。

李宜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