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运河龙舟竞渡 民众乐享水上运动

来源: 半月谈
2024-06-09 15:26:15

  中新网绍兴6月9日电(项菁)龙舟竞渡传承千年,一直是大运河沿线城市的端午习俗。端午节之际,浙江多地龙舟陆续下水,民众与“龙”共舞,享受运动乐趣。

  岸上鼓声阵阵,水面浪花飞溅……位于浙东运河沿线的绍兴越城陶堰段,2024鉴湖国家湿地公园运河龙舟赛火热开赛。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好似离弦的箭,在宽阔的水域上飞驰,周围民众呐喊助威。

  绍兴水网纵横,浙东运河穿城而过。据介绍,此次运河龙舟赛吸引了本地16支队伍参赛,共分为4组, 进行多轮角逐,不仅比拼团队划龙舟技巧,也考验着参赛者的体力、耐力。

  “重在参与。”参赛选手、振兴队队长严振兴“主打”放平心态。在其看来,划龙舟不只是比赛,更是对端午文化和大运河文化的弘扬,他同时也希望通过亲身参与,传承这项龙舟运动。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浙东运河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西向东贯穿杭绍甬。依托良好的水域条件,端午赛龙舟也成为这些地方的传统习俗。

  沿着浙东运河的流向,宁波西塘河也上演了“海上丝路 塘河争霸”浙东大运河龙舟赛。据知情人士介绍,在西塘河上,距离上一场大型龙舟赛已时隔62年。

  河面上,32支队伍的400余名选手化身水手,激烈角逐。夺得400米直道赛(男子组)桂冠后,宇一体育队队长钱均丰欣喜地表示,得益于队员们的团结拼搏和辛苦付出,队员们虽然来自各行各业,但都是龙舟爱好者,都很开心能在大运河上拼冠军、过端午,“冠军来之不易,心情很激动”。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被赋予了“消灾避疫”“追念先贤”寓意。划龙舟作为集传统文化与强身健体的一项运动,其有别于西方赛艇、皮划艇运动,独特的团队设计、不同的技术特点,外加锣鼓喧天的“氛围感”,让龙舟赛更具观赏性,得以在民间“出圈”。

  杭州市民李丽每年都要带家人一起参观龙舟赛,今年她特意选择了浙东运河沿线的赛事。李丽受访时表示,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象征,今年是农历龙年,在运河畔赏龙舟,别有一番味道。

  “有的地方还有舞龙舞狮、文化市集、踩高跷队伍等民俗活动,可以沉浸式享受一场端午盛宴。”李丽如是说。(完)

  宿迁市市政园林局副局长 柏艳艳:在落实政府投入的同时,(我们)将公园绿地的物业管理和绿化养护管理整体打包,引进技术水平高的专业企业统一管理,实现公园绿地管理市场化、专业化、一体化。

  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浙江共有337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总产值规模达到近480亿元。随着近期国家一系列政策出台,浙江正在规划《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计划建设一批机器人产业核心区、协同区,将机器人企业的研发生产到应用配套上、下游打通。

泥巴地、自制球筐

  对克拉克来说,这“一平米阳台花园”就是他的世外桃源。尤其在有阳光的日子里,克拉克会在阳台上待很长一段时间,除了看书、喝茶、喝咖啡,克拉克还会在一平米的阳台花园里写生,“在阳台物色写生的对象,虽然是有限的街景,但观察的视角却可以延伸到很远的地方:从我的阳台望出去,是一棵很大的梧桐树,小阳台成了与天空连接的桥梁,可以在这里听到鸟叫、看到松鼠,这些都是悉心修建了阳台花园之后才有的体验,那种感觉很治愈。”

  专程从深圳赶回来的大姐夫,从武汉赶回来的二姐夫,为民警献上锦旗表示感谢。一家人拍下27年来的第一张全家福。

  1月底,肖亚平通过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比对发现,王才志与郑书仙的血样比中。1月31日,肖亚平和同事再次采集王才志的血样,后经十堰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复核确认,王才志就是郑书仙失散27年的儿子。

吴欣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