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学生杭州学中国烹饪技法 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20 07:09:39

  中新网杭州6月19日电(王题题 高晴 许旭 赵青)6月19日,2024级中塞旅游学院来华留学生结业典礼暨“味美浙江 百县千碗”职教出海教育成果展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举行。

  在成果展现场,杭州蟹酿橙、台州食饼筒、丽水杨梅虾球……中塞双方学子以“百县千碗、味美浙江”为主题,共同制作了一桌宴席,包括冷菜、热菜、小吃、雕刻和冷拼的41道菜式,既有浙江本土的地方菜,又有塞尔维亚的传统菜。一道道美味菜肴,既展示了中塞学子的厨艺所学,也彰显了中塞双方热气腾腾的“铁杆情谊”。

  “此次我们和塞方老铁合作,完成了这道传统金华菜‘蜜汁火方’。”中方学生施铖介绍,“这道‘蜜汁火方’制作材料有金华火腿、通心白莲等,我们跟塞尔维亚的小伙伴米洛什沟通后,决定采用了水果芭乐替代原有的白莲,这样整道菜口味带有一定的酸甜,中和了原有的甜腻,做法上仍采用传统的蒸,再用冰糖勾芡,具有形色美观、肉质酥糯、甜咸浓香、回味无穷的特点。”

  塞尔维亚的学生也拿出了看家本领。他们用中国本土的食材,结合近期所学的中国烹饪技法,制作了五道塞尔维亚传统菜肴。其中,马特制作的“Praseća bajadera(塞尔维亚的菜肴名)”尤为引人注目,他以慢烤五花肉为主料,配以酱汁、榛子和传统土豆泥,呈现出独特的塞尔维亚风味。

  马特对中国的刀工技艺赞不绝口,他表示“这道菜的食材都是杭州本土的材料,最近我学会了用中国的菜刀,还学习了中国师傅教的刀工,用菜刀处理肉类非常好用,在切五花肉以及平时的食材备料中,我都用到了新学的刀工和工具。”

  他还透露,这段时间他跟随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大师学习了雕刻技艺,这是他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回国后,他计划继续练习,不断提升雕刻水平,未来将这一技能运用到塞尔维亚的菜品中。

  据悉,今年5月23日,25名塞尔维亚 师生赴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参加首届“中塞旅游学院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和中餐培训”研学活动。活动期间,这些师生学习了冷菜、烹调工艺、面点、糖艺、食品雕刻等专业技能课程,体验了青瓷制作、非遗扇艺、中华茶艺等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动,深入地感受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今年6月,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作为首批省属社会培训评价组织,首次面向塞尔维亚来华留学生开展中式烹调师初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这也是浙江省内首期为外籍人员开展的专场。其间,塞尔维亚学生们顺利地完成了冷菜、热菜和面点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并通过了人社部烹饪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的认证。

  结业仪式上,中方教师为塞尔维亚全体学生颁发了结业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贝尔格莱德应用技术学院的米洛什·兹尔尼奇博士兴奋地表示,在中国的一个月时间里,他们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美食、文化、历史的知识,收获和感受大大超出了预期。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校长杜兰晓对塞尔维亚师生寄予厚望。她希望,塞尔维亚师生回国后,能继续学好中式烹饪专业知识,赓续传统友谊,投身两国合作;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中塞友谊的桥梁,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感带回塞尔维亚,向他们家乡的朋友讲述中国故事。(完)

  岁末,中建三局科创公司浙江舟山华润电力项目现场,四台钢结构“机器人”并行两排,正在进行多工序施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正全力冲刺,为全面封顶打下坚实基础。

  其实,王光鹏从学校回到村子里要辗转大巴、电动车等多种工具,用时超过6小时。“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希望家乡能好起来,大家的出行不受困扰!”虽然设计依旧有很多漏洞,但王光鹏想将这一切变成现实。

  据中国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目前中国5-12岁的儿童数量约为1.7亿,智能儿童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基本上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孩子有电话手表。其中,电话手表在城市儿童的市场普及率至少过半。

  2022年国庆假期,秋日暖阳里,北京展览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涌动着参观的热潮。

  其一,不能过量服用蒙脱石散,避免便秘。

  一年来,主流媒体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报道,既致力于打造重磅力作、奏响黄钟大吕,同时又主动顺应媒体融合之变,将镇版和刷屏相结合,打造令人眼前一亮、传播广泛的新媒体作品。

翁启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