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极端野火研究等入选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07 10:17:28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当天下午在北京发布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中国水质基准、全球极端野火等10项研究进展入选。

  最新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具体包括:中国水质基准理论与技术体系构建、全球极端野火生消机制与气候环境效应、植物群落功能性状及其对生态系统生产力调控机制研究、长江模拟器研发及其应用、船舶清洁低碳关键技术及应用、农林废弃物绿色循环“三碳”技术模式、大气活性氮国产化高精度在线分析仪研制及应用、基于食物链的植被修复增效方案、钢铁行业重点工序烟气多功能耦合超低排放技术集成与应用、陆海水域藻华与微小有害生物高效绿色防 控新技术装备及工程应

  其中,中国水质基准理论与技术体系构建项目,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水质基准理论方法学,突破水质基准制定和基础数据获取系列关键技术,形成环境基准管理基本制度并推广应用,提升中国环境管理和政策标准的有效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全球极端野火生消机制与气候环境效应项目,通过自主研制全球野火排放近实时量化追踪系统,厘清全球野火碳排放时空动态变化格局,揭示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野火排放增加的驱动因素。

  长江模拟器是指以长江流域为对象,以流域水循环为纽带,将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相耦合而研发的流域模拟系统及科学装置。长江模拟器研发为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院士致辞指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2023年度入选的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反映了中国生态环境领域最新前沿动态,将在引领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营造全社会创新氛围,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致辞表示,本次发布的十大进展将为中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期待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为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科技的智慧和力量。

  当天发布会上,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张远航院士介绍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遴选情况,各入选项目主要负责人分别介绍进展主要内容。(完)

  百姓新年心愿墙、文明新风打卡点等特色公共区域人头攒动,市民纷纷在此许下新年心愿。特色农产品展销摊位前人潮涌动,产自本地的草莓、面粉、大米、牛肉等“明星产品”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购买,现场展销与网络直播同步,十分热闹。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在各个摊位前忙碌,为群众献上精心准备的新年文化“大礼包”。

  各地铁路公安机关积极开展送元宵送温暖活动,将一份份关爱送到旅客群众身边。齐齐哈尔铁路公安处开展“温暖陪伴”活动,为铁路沿线13个困难家庭送去汤圆、食用油等物品。丹东铁路公安处本溪站派出所为100余名旅客送出灯笼摆件和煮好的元宵,让旅客感受到家的温暖。麻城铁路公安处联合铁路企业在麻城北站开展“猜灯谜,送元宵”活动,为120余名旅客送上热腾腾的元宵。

  当晚首度亮相的“千灯·秀”,利用现代多媒体光影集成技术,在古河道千灯浦两岸全景式地重塑构建“淞南八景”景观风貌。通过声影结合、灯影交互、影像融合等前端技术,缤纷展现千灯的古韵今风、风土人情。水磨昆腔绕梁不绝,上千盏灯的光芒映照古镇,让“千灯”之名名副其实。

  刚刚过去的春节,黄渤坦言参加完春晚录制之后基本就与家人一起度过,体会家庭的温暖。以前的黄渤,有梦想、有冲劲,忙于工作;现在的黄渤却已经觉得,能好好陪伴在家人身边,便是最大的幸福。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6日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2月06日09时17分在土耳其(北纬37.15度,东经36.95度)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唐诗逸舞》是从古典走到现代的一个过程。”唐诗逸告诉记者,《碧雨幽兰》《水月洛神》《昭君出塞》……自己以往跳古典舞的作品比较多,2016年排《唐诗逸舞》时,选择了如何去跟以往的文化对话,“那是我第一次创作时的思考。表演古典的状态,我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而作为90后青年,我们如何去理解当下的时代?所以当我自己再有机会做一个作品的时候,我希望跟当下的时代发生一些关系,所以就有了这次的舞蹈作品——《如见》作为《唐诗逸舞》的第二季。”

孙念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