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减排不足以应对气候危机,还应加大气候适应“投资”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6-05 07:23:09

  导读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仅仅减排温室气体是不够的。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这就要求各国,尤其是城市地区制定更多气候适应性措施。采取气候适应行动不应被视为一种负担,而应被视为对人类未来福祉和经济韧性的投资。在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不少城市已经创造性地采取了气候适应性举措,在这方面各国应加强交流,分享知识经验。

  作者:帕特里克·费尔科延(Patrick Verkooijen)

  世界各国领导人正齐聚迪拜,出席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评估《巴黎协定》的履行情况,并讨论下一步行动方案。

  我们深知,当前全球减排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进展缓慢,远不足以实现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3年排放差距报告》预测,如果不采取更有效的行动,本世纪内大气温度将上升2.9摄氏度。

  在中国和其他地方,气候变化的后果有目共睹。暴风雨、洪水和干旱正在造成大范围的破坏,夺取生命,危及生计。我们必须未雨绸缪,为未来的气候变化和不稳定天气做好准备。尤其紧迫的是,城镇在这些灾难中面临的风险最大,必须及时调整策略,应对变化。中国现在约有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据估计,中国地势低洼、人口稠密的沿海城市容纳了中国五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中国三分之一的GDP,而这些城市正在频繁遭受洪水、风暴和侵蚀。

  此外,在中国内陆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建设和扩张,许多城市也变得脆弱不堪。人民的生命和家园安全、工作生计以及来之不易的繁荣岌岌可危。照这样下去,到2030年,气候变化会导致GDP损失0.5%-2.3%。这意味着,我们不应把采取气候适应行动视为一种负担,而应视为对人类未来福祉和经济复原力的投资。据估计,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每投入1美元,就可带来高达10美元的经济效益。图片2013年9月,中国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22年5月,中国多部委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旨在提升极端天气的早期预警,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力度,提出“到2035年,建成较为健全的涵盖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领域和覆盖我国承受力脆弱地区的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体系”。

  战略中提到,在全国范围内遴选28个城市(区、县)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建设管理模式。

  全球适应中心正与中国沿海城市合作,通过规划、设计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和项目,努力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的化能力。我们的目标是,分享我们在荷兰低洼城市鹿特丹——也就是中心总部所在地,以及全球其他地方工作中积累的知识,同时将在中国积累的经验提供给其他城市的领导者和市民,帮助他们应对气候变化。

  在中国,已有一些城市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湖南省常德市就是一个例子。常德人口近600万,沅水支流纵横交错,许多支流或被分割,或由建筑覆盖,导致当地山洪频发。但通过重新连接河流、开发公共绿地,常德改善了排水系统,保护了基础设施,并创造了69公顷的休闲空间。

  山东省青岛的胶州市是另一座提高了暴雨应对能力的“海绵城市”。通过建设透水地面和蓄水池,胶州可以收集多达80%的雨水径流,用于冲洗厕所等非饮用用途,从而将洪水泛滥的可能性降至50年一遇。

  最后一个例子是湖北省武汉市,该市已经显著减少了遭遇长江洪水的危险。武 汉市将原来的一段堤坝改建为缓坡江滩公园,长达7公里,可以帮助应对夏季的极端降雨。公园内种有45000棵树,可以自然过滤径流,同时为居民提供大量休闲空间。

  2019年,全球适应中心在北京开设了首个国际办事处,与中国合作寻找成本效益高的方法,帮助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和民众。我曾比较鹿特丹和上海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它们面临的相似挑战,及采取的创造性应对措施最令我最为震惊。

  出席COP28的各国领导人必须履行承诺,在2025年前将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增加一倍。谁应该在何时采取哪些措施来阻止全球变暖?谁应该帮助贫困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毫无疑问,这些至关重要的大问题肯定会引发与会各方领导人的激烈争论。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气候变化是个全球性问题,每一个人都身处其中。与其他国家分享如何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知识和经验,不仅仅是个外交问题,更是个常识问题。

  来源:中国日报网

  本文原标题为 "Pressed for time"

  责编 | 宋平 刘夏

  编辑 | 张钊

  对于元首会晤后中美关系的走向,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认为双方能够争取务实合作,从现在到明年上半年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时间窗口。明年初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后,双方政治关系可能有一些调整,搞好了就有可能把两国关系往前推;搞不好的话,明年下半年美国又要进入2024年总统大选前的混乱时期,到时候的对华政策会出现什么状态,就不好预测了。

  她说:“最近有国家卫健委督导组在地方指导防疫工作时提出,封控范围未来可能会进一步缩小,不再是一个单元,甚至可以缩小到感染者的上下左右邻居,只需要封几户。”

  据国家体育总局网站10月24日消息,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中国足协近日联合印发《中国女子足球改革发展方案(2022-203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按照2025年、2030年和2035年设置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其中,积极申办2031年女足世界杯被列入《方案》的第三阶段目标之一。

  记者赶到现场后看到,整个着火区域已拉起警戒线,停了多辆消防车,架起了消防云梯,消防救援人员还在进行着火区域的扫尾工作,整个着火的厂房已经熏黑变形,内部结构基础设施损坏严重。

  其中,“完善女足竞赛体系”板块提出:实行中超俱乐部“男足带女足”发展模式,探索把建立女足职业俱乐部作为中超俱乐部的准入条件之一,并纳入中超俱乐部规范化建设综合排名的重要评估指标,推动女足职业化进程;研究推动女足俱乐部股权多元化;制定女足俱乐部人才引进和薪酬管理规范,自2023年起实施女足俱乐部投入帽、工资帽等政策,实现俱乐部的财务收支平衡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等。

  北京在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申办报告中提到,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可以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对此尤为欣赏,“北京为我们勾画了将冰雪运动推广至数亿人的前景”。他表示,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体育的教育功能和社会作用,借助冬奥会促进冰雪运动普及,是国际奥委会最为赞赏之处。

谢佳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