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速评丨大湾区“扒龙船”,为何能一直火?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12 02:09:51

  没有悬念,今年粤港澳大湾区“扒龙船”又火了。

  从窄小的叠滘河涌里挑战惊险过弯,在城市CBD的河道里百舸争流,与广州塔“合影”……大湾区人习惯把划龙舟称为“扒龙船”,一个“扒”字尽显生猛。而这里的人们,几乎是在想方设法、“创造机会”划,年年乐此不疲。

  从河底起龙,到老龙“探亲”,再到漂移龙舟……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岭南龙舟民俗,几乎每年桥段、时间都大致相同。但为何每年龙船鼓声响起之时,全国游客依然心向往之?

  龙船背后总有纵深可挖掘。在大湾区,划龙舟早已不只是简单的体育竞技,一艘龙舟从第一颗铆钉到全船的打造,几乎每一个细节背后都有一段传承佳话——数十年如一日只为将龙头制作发扬光大,三代人埋头“船厂”,只为琢磨出更快更稳的龙舟……人们惊叹于大湾区人对于龙舟的执着,感慨背后的每一寸匠心,自然对大湾区赛龙舟有更深厚的理解和期待。

  龙船承载的是割舍不掉的情怀。每到岭南地区龙舟季,港 澳居民跨境参赛早已不是新鲜事,海外湾区人不远千里、回乡助威更是常态。

  千里万里奔赴原乡,“引力中心”或许正是一艘艘蓄势待发的龙船。

  在一艘龙船上,往往坐着远道而来的远亲,久未谋面的旧邻,儿时嬉闹的伙伴……人们因各自的生活和梦想天各一方,又因为赛龙舟而重新团聚,也难怪有不少地方将端午节看作是一年最重要的节日。赛龙夺锦,看似只是为了“全村的希望”,当一个个水上拼搏故事聚合起来,中华传统文化何以传承的脉络变得具象化起来。血脉,根脉,文脉,在一方窄窄的龙船上合二为一。

  海上竞渡,漂移过弯,逆水行船……独树一帜、惊险刺激的竞渡样态当然是大湾区“扒龙船”火起来的关键因素。但读懂大湾区这份克服重重困难、情系故里的精气神,才能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真正读懂千年来龙舟文化始终在这里薪火相传、活力依然的根本所在。

  这是他体感最热的一个夏天。据北京市应急管理局介绍,7月份,预计北京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已出现多次35℃以上高温天气。”根据气象部门此前预测,7月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的可能性大。

  此前,高德曾经披露,其打车服务的业务覆盖了300多个城市,生态伙伴近三年单量复合增速超过100%,已有超100家合作网约车平台月峰值单量超10万。

  李强表示,中美两国能否正确相处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去年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在印尼巴厘岛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为中美关系指明方向。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是国与国相处的基本之道。希望美方秉持理性务实态度,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早日重回正轨。加强合作是中美两国的现实需求和正确选择。双方应通过坦诚交流,就双边经济领域的重要问题加强沟通、寻求共识,为中美经济关系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在国外带团的岁月,龚贺看过拉普兰飘过粉色的雪,雷克雅未克天空闪烁的极光,讲过北京故宫的龙吐水,坐过斯里兰卡的火车。他最喜欢挪威的峡湾小镇,没有工作的时候,他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躺在草坪上,在夜里仰望星空。

  游览前半程的一个小时里,龚贺像往常一样,耐心地向所有人做讲解,他尽量选择在阴凉处,避免太阳照射。但是到了后半程,他的话明显变少了。

  省委书记王蒙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第一时间对抢险救灾作出部署,要求全力组织搜救失联人员,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全力防范次生灾害发生;要求全省各地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严格落实责任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钟佩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