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 中欧专家呼吁加强绿色金融合作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6-05 22:40:53

  中新网1月31日电(中新财经 宫宏宇)“面对绿色金融发展,亟需探讨如何推动产业绿色化。中欧可持续金融合作是一个重要契机,双方可在互动中寻求共同点,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郭建伟日前在“中欧可持续金融的互鉴与合作论坛”上指出。

  “中欧可持续金融的互鉴与合作论坛”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办,为绿色发展系列对话中的第一场论坛。欧盟驻华代表团、中欧绿色与创新产业协会、中国投资协会绿色发展中心等国际机构和社会组织代表齐聚二外校园,围绕“推动中欧可持续发展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深入探讨中欧绿色可持续发展未来。

  “欧盟 和中国的合作可以在金融领域展开更深入的对话。”欧盟驻华代表团公使衔参赞、经济与金融处处长沙斌诺在论坛上表示,中国和欧盟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议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合作。绿色金融必须联合私营单位共同发力,通过标准化和分类,给投资者展示清晰地投资路径,通过信息披露、绿色债券的评级机构建立,帮助中小企业共同形成绿色金融的自动化机制。

  不过,目前绿色信息披露和债券评级等领域的全球统一标准尚未建立。全球亚洲金融协会副秘书长庞魁霞在圆桌会谈环节提到,“目前制定ESG信息披露指南获得各方共识的难度仍然比较大,我们特别希望推进相关监管标准的统一和互相认证。”中国投资协会绿色发展中心主任张青林也表示,中欧都是全球绿色发展的头部地区,应该率先在ESG披露准则方面制定出标准框架。

  “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已取得一定成果,但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的理解尚待深化,技术支持与统一标准至关重要。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便借鉴全球先进经验与技术。”郭建伟说。

  论坛上,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原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还提到,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绿色信贷市场。有必要大力推动绿色信贷发展,制定更为完善的绿色信贷政策,以减少融资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同时,绿色金融发展还需构建绿色项目目录和评价制度,以便识别绿色项目并统计绿色信贷规模。(完)

  2018年应急管理部成立后,各地应急管理部门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剧增。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进一步证明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救援和保障体系的重要性。2019年以来,教育部两次增设应急管理类专业,一次是在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一级学科下新增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另一次是在管理科学工程下新增应急管理专业。西北大学、华北科技学院等多校成立应急管理或应急技术与管理二级学院,增设专业。在研究生阶段,应急管理类专业设置在公共管理学科下。

  “处罚是执法部门综合考虑的结果,是促进市场良性竞争的一种手段。对涉事企业不能一棍子打死,一味只看罚单有多大。”李伟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处罚力度越高,对企业打击和行业威慑力越大,但处罚过高也可能会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2022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在巴厘岛会晤并达成重要共识,为推动中美关系校准航向、重回正轨创造了来之不易的积极势头,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中美关系将因此迎来转圜改善的机会窗口。然而,此后美方的一系列错误言行导致两国高层交往陷于停滞,双边关系再结寒冰。

  亚投行一名加拿大籍员工最近辞职了,还在社交媒体上对“老东家”口出恶言,发出公开指责。这种事情虽然缺乏契约精神,但在现代职场上也不算少见,带着个人情绪和怨气走人乃至跑到网络上发泄一下的也时而有之。而加拿大政府这次的反应就很反常了,加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居然不问情由,在同一天宣布“冻结”与亚投行的关系,并称将对该名员工的所谓指控展开调查。这让原本可能只涉及劳资纠纷的事情,高度政治化了。

  在11日的开馆仪式期间,洪外长雷纳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此行是他第二次来到中国。3月26日,雷纳首次来中国,与秦刚共同签署两国建交公报。“建交仅77天,两国关系就已得到巨大发展。”雷纳说,“我认为我们正在做的事情非常重要。这一次,同时有很多企业家和记者跟随总统来到中国。洪中关系就像一棵茁壮的大树一样成长,造福两国人民。”

  新京报讯 6月12日,梅西在其微博发布最新在京训练图。6月15日,梅西将在新工体正式亮相,以世界杯冠军的身份参加热身赛。详情>>>

赖美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