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再平衡:一边北向 一边西进

来源: 证券之星
2024-06-11 07:09:14

  制图:严经纬

佛北战新产业园吸引一大批项目落户建设。廖明璨 摄

  智无常局,以恰肖其局者为上。

  制造业大市佛山,在2023年尾悄然落子,为新的一年摆好开局定式。

  11月末,佛山召开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正式提出“十大行动”作为接下来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总抓手。

  “十大行动”中居首的北向战略受到各方关注的同时,有心人会发现,一个“西进计划”的框架若隐若现。

  说起北向,很多人会想到横跨南海与三水的佛北战新产业园;谈到西进,位于高明区的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则第一时间跃入人们脑海。

  缘何北向,又如何西进?在外界揣测之际,闯将佛山,已然奔上新赛道。

  ●南方日报记者 王蓓蓓

  北向西进背后的三重考量

  要看懂北向和西进,首先要知道佛山的北边和西面有什么。

  从地理位置上看,三水和高明,一北一西固守佛山两端,距省会广州中心城区较远,较难与发达经济体产生互动;从经济数据看,这两个区以占全市46.5%的面积,贡献了全市19.8%的GDP。简而言之,佛山有近一半的土地所贡献的GDP不到全市的五分之一。

  因自然地理、资源禀赋和人文历史的差异,三水、高明二区与禅城、南海、顺德三区相比,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而由于现代经济发展的规模经济属性,经济和人口向着少数发展条件好的优势区域集聚,随着时间流逝,区域发展差距会进一步扩大。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一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必然是全局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现状,是佛山实施北向战略与西进计划的第一重考量。

  打开佛山地图,以城市中心向北,途经南海直达三水深处,有一个横跨两区九个镇街、规划面积达518平方公里的大型产业园——佛北战新产业园。佛山的总面积3700多平方公里,一座产业园就占据了全市近1/7的面积,当之无愧是佛山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园区。

  工业体量庞大早已是佛山广为人知的名片,但在这些体量里,主要是传统制造业,新兴产业起步晚,仍然处于积蓄能量的阶段。与此同时,过去粗放的发展模式弊端逐渐显露,导致佛山出现“工业不连片、产业不成带、土地碎片化”的问题。

  目前,佛山新增产业空间基本在北部,交通便利,是发展新兴产业连成片的、规模大的、聚集性的、成本低的好地方。

  佛北战新产业园就是破题支点。这不仅是佛山为北部片区培养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布局,更是佛山利用新兴产业参与新一轮城市竞合的重要抓手。

  壮大战新产业,是佛山实施北向战略的第二重考量。

  近年,佛山提出“中部强核、东西两带、南北两圈”的产业空间布局,即向中,重点发展带动型经济,打造创新中心强核;向东,重点发展商流型经济,打造现代物流产业带;向西,重点发展复合型经济,打造机场空铁经济带;向南,重点发展智能型经济,打造高端制造产业集聚圈;向北,重点发展先导型经济,打造战新产业集聚圈。

  从上述产业空间布局可以看出,向北的先导型经济、战新产业集聚圈主要是指佛北战新产业园;向西的机场空铁经济带,则是指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为高明打开的发展新空间。

  基于此,优化空间布局,是佛山实施北向战略的第三重考量。

  历史性机遇带动城市升级

  12月刚撕下第一页日历,位于三水区的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首栋综合大楼就完成了封顶。1个多月前,大塘新材料产业园内,广东传化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拿下100亩项目用地,计划投资15亿元。

  这两大园区都位于三水区内的佛北战新产业园,并作为核心起步区,汇聚了来自省、市、区各级政策资源。得益于此,截至今年10月,大塘新材料产业园除了吸引投资超200亿元的邦普项目、超50亿元的传化项目落地,还有超20个新材料、新能源在谈项目,招商引资成绩亮眼。

  不远处的南海区狮山镇,辖区内有153平方公里用于支撑佛北战新产业园的发展。

  几天前,狮山在南海区推进“百千万工程”现场会上明确,要“打造新型工业化主导乡镇建设的狮山样本”,其中第一要点,就是“紧抓北向战略机遇,建设佛山战新产业中心”。

  “狮山身处核心要地,要全力塑造产业新形态的最大增量。”狮山镇党委书记麦满良表示,要从战新产业、转型升级、招大引强三方面聚焦发力。其中佛北战新产业园万亩新材料产业园核心启动区,是新增战新产业项目的主要承载地,目前该片区1.1万亩土地已通过连片征收、统租等方式完成整备,近两年来已新增4家企业落户,包括两个百亿投资的制造项目瑞浦能源、信扬科技,以及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项目天酿制造、仕诚机械。

  大项目、新项目、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是佛北战新产业园启动后,南海与三水最显著的变化。

  早在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市委就提出向北发展先导型经济,举全市之力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如今,佛北战新产业园不仅是全省七个大型产业集聚区之一,更是佛山推进制造业当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也成为南海和三水加速集聚资源要素的最强磁场。

  在高明,“西进计划”正成为全城热议的话题。

  一座在建的机场,几乎承载了高明人借势腾飞的所有想象。12月初,佛山市委书记郑轲强调,要加快推进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广湛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谋深做实“西进计划”,打开城市发展格局,推动城市能级跃升。

  可以说,“西进计划”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为核心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规划建设,为高明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带来了由“边缘”变“中心”的可能。

  再造一个新佛山

  “北向战略作为‘十大行动’中的首要举措,体现了佛山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和务实决策。”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叶贵仁说。

  他分析,北向战略一方面可以让五区一体化发展、变“各自为政”为“联合作战”,系统构建产业增量,拓宽市场空间,从而为佛山注入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能够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汇聚到佛北,实现资源互补与互利共赢,促进地区间的人才、资本等要素的双向流动,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从而助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地方经济全面发展。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与北向战略不同,“西进计划”的框架基础,是建立在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上。

  今年初,佛山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着眼于拉大城市发展框架,大力推进骨干交通网络向高明、三水延伸覆盖,打造“机场空港+国铁城际+城市轨道+高快速路+港口航运”多层次立体化交通体系。

  交通带来的机遇令各方踌躇满志。

  更合镇党委副书记梁德聪透露,佛山正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为核心和依托划定160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示范区,更合地处示范区的主战场,划定面积约82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民用航空、金融服务、跨境电商、现代物流、国际贸易、高端制造等临空产业。

  在可预见的未来,被交通改变的将不止一个小镇,崛起的或将是佛山西部经济新中心。

  去年,佛山经济总量达到1.27万亿元,要实现下一个万亿目标,关键是要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三水与高明就是佛山未来的发展空间所在、发展潜力所在。

  能否再造一个新佛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再造一个新三水、新高明。一边北向,一边西进,执子行至中盘,佛山如何在老棋谱中下出新棋局,我们拭目以待。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圣保罗1月10日电 (记者 莫成雄)巴西国家地理统计局(IBGE)当地时间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巴西通胀率为5.79%,高于当年政府管控目标上限5%。这是该国通胀率连续第四年超过政府通胀目标上限。

  今年1月8日开始,香港与内地恢复首阶段“通关”。不少港澳政协委员带着新鲜出炉的提案“北上”。

  可以说,即便是平日玩转网络的年轻人,在接触电视会员充值模式时,也会感到不适应。另外,电视观众中还有不少老年人和青少年,他们对相关操作并不熟悉,看电视时也可能误充会员。流行的“客厅营销”改变了电视和内容行业的市场“打法”,但如果只有不断地充会员才能“解锁”智能电视,也会让可以活跃家庭气氛的电视渐渐受到冷落。当用户开始“用脚投票”,转而抛弃电视拥抱其他收视观影媒介,这种用户的流失,对电视行业和会员体系恐怕并不是件幸事。

  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企业在确保气田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加快海上气田建设,加大进口油气资源获取力度。2022年自产天然气达到1899.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1%;总库存达177.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2%,1750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保障任务全部落实到位。

  核心舱是空间站的指挥控制中心,具备交会对接、转位与停泊、乘组长期驻留、航天员出舱、保障空间科学实验等能力;密封舱内配置有工作区、睡眠区、卫生区、就餐区、医监医保区及锻炼区,能够为航天员工作和生活提供舒适良好的保障。

  他指出,考虑到人口、国情、医疗体系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各国采取的疫情应对措施往往不同,但这并不妨碍各方沟通交流,共同研究以何种形式展开合作,包括分享信息、充分尊重对方举措、进行合理合作等。“不仅把合作的目光放在常规领域,更应该提前做好准备,来应对像新冠疫情这样的公共健康危机。”

程孝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