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平:深度交融、相互依存的世界才真正安全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6-05 03:55:31

  本世纪初,美国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曾提出“预防冲突的金色拱门理论”,认为任何两个开设了麦当劳门店的国家都不会彼此开战,因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纽带将胜过战争欲望。当时,经济全球化被普遍视为有利于全球发展与安全的积极力量。但如今,面对经济全球化大势,一些 人心中捕风捉影、草木皆兵的“合作恐惧症”不断蔓延。个别国家的政客甚至公开宣称:如今的汽车如同“装了轮子的苹果手机”,可以搜集大量信息,“假如美国路上有300万辆中国车,北京能让它们同时熄火”。这种荒唐逻辑引发广泛批评,被认为是“伪装成涉及国家安全的贸易制裁和保护主义”。在这个由经济全球化塑造的世界,商品、资本、人员、信息每一刻都在全球流动,各国相互依存已成常态。执意以零和思维看待世界,毫无根据地炒作所谓安全威胁,与时代现实严重脱节,也明显背离了历史发展趋势。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安全需求,但如果搞泛安全化,长期看只会自损安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教授奥利·维夫曾就安全范畴不断扩展指出,关键问题是要确定“在何处停止”。当前,越来越多学者警示,美国正显现出陷入“泛安全化陷阱”的趋势。一旦执迷于所谓绝对安全,将安全范畴任意扩大,对内可能造成封闭排他倾向,导致发展资源的错配与浪费;对外则极易自树“假想敌”,陷入零和博弈,破坏正常国际合作。近年来,个别国家强推“友岸外包”,构筑“小院高墙”,泛安全化趋势不断加强,其政策思路已从自己“跑得更快”变为“跑得更快,同时绊倒别人”。这种做法严重损害全球繁荣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指出,地缘经济割裂加剧正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前景,“贸易联系已因此发生变化,经济效率可能蒙受损失,最终的影响很可能是使全球经济韧性减弱”。

  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不是安全风险,而是世界繁荣稳定的正资产。历史和现实共同表明,各国在遵循市场规律基础上开展互利合作,不仅能给彼此发展增添助力,也有助于相互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过去几十年来,国际关系体系保持整体稳定有序,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下不断提升互利合作有密切关系。以安全之名扭曲破坏国与国之间的互利合作,只会加剧误解、侵蚀互信,对国际关系形成干扰,制造安全风险。从长远看,一个被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左右的世界,将是一个更不安全的世界。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世界经济复苏脆弱,各国扩大开放,加强互利合作,才是符合人民利益,为世界增添稳定性、确定性的正确选择。

  各国利益交融、兴衰相伴、安危与共是时代现实,世界退不回彼此封闭孤立的状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思考安全问题,必须坚持客观、辩证眼光。首先,应摒弃绝对安全迷思,坚持共同安全理念。一边要求别的国家开放,一边打着“去风险”的旗号关闭自己的大门,这种双重标准只会制造发展与安全的双重困境,最终必将反噬自身。其次,各方应明确求安全和促合作不是对立的,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风险,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应合理界定和防范风险,不能把相互依存与不安全简单画等号。对世界经济影响重大的主要经济体尤其要以理性态度平衡好安全和开放发展之间的关系。再次,面对经贸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搞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泛安全化,而应加强对话,根据相关国际规则妥善加以管控处理。对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各方应就彼此合理安全关切加强沟通协调,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来有效维护安全,促进发展。

  哈尔斯60%以上的订单,是为美国知名杯壶企业代工生产。哈尔斯副总裁吴兴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美国前十大杯壶企业中,有七八家都由哈尔斯代工,星巴克也是由哈尔斯代工。

  坚定支持联合国安全治理核心作用。努力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倡导大国带头讲平等合作法治,反对搞霸权霸凌霸道。积极推动对话和平解决热点问题。有效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不断加强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在香香之后,大熊猫真真于2021年6月在上野动物园又产下双胞胎“晓晓”与“蕾蕾”。真真第一时间照料第一胎,第二胎则由饲养员抱入保育箱中检查和照顾。福田丰说,当时紧急与中方专家讨论如何操作,让熊猫妈妈同时照顾两只幼崽。由于母乳不足,饲育员会用奶瓶喂养一些人工乳。要根据熊猫幼崽的体重增加情况、健康状况来调整喂养的量和时机。“不过真真确实是一个非常棒的母亲,把两只幼崽都照顾的很好。”

  早在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美国海陆空军就曾大量开发和使用高空间谍气球。1955年12月17日,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批准了代号WS-119L的计划,使用高空气球对苏联和中国进行间谍侦察行动。1956年1月到2月,美国先后从五个发射场投放了516个高空气球,堪称“航空历史奇观”。

  2013年,两只熊猫为期10年的租借期结束后,孟菲斯动物园与中国动物园协会签订协议,将租借期再延长10年。根据协议,“乐乐”和“丫丫”的租借将于今年4月到期。

  随着全球疫情阴霾散去,从政策到产业,都在为疫情结束后重振邮轮市场做准备。从全球范围来看,截至2022年11月,已有375艘邮轮在欧洲、北美和其他地区复航,复航邮轮占比86%,整体运力恢复94%。

叶静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