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场景赋予年味“变”与“不变”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04 08:43:58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传 统和新潮碰撞,市井烟火混搭时尚潮流,让申城的大街小巷年味越来

  近期,上海豫园灯会上的“一夜鱼龙舞”将东方美学演绎到极致,被称为“中式浪漫天花板”,一跃成为本地和外地游客的必打卡景点。千灯竞放、流光溢彩,从四面八方涌入的海内外游客观灯赏景、打卡留影,一派节日欢乐气氛。今年,豫园还使用“AR互动+数字人”技术,打造元宇宙灯会,升级线上线下游览互动体验。

  万里之外的法国巴黎,距离埃菲尔铁塔不远的城市公园“巴黎风情园”内,“法国豫园灯会”也开始运营。上海豫园灯会举办29届以来,今年首次走出国门,中国年味走向了世界。

  春节文化的本质,并非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吃吃喝喝、热热闹闹,而是深深蕴含在中华民族精神层面的对美好生活的祈望和祝福,是充分体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亲情、重礼仪、重和谐的精神和文化特征。虽然每一代人眼中的年味各有各的特色,但“岁岁常欢愉,年年皆胜意”的心愿和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却在不断注入新气象,一代一代接续传承。

  曾被誉为“远东第一俱乐部”的上海大世界修缮重新开放后,变成一个个小剧场组成的“演艺世界”。龙年新春将至,大世界通过持续多日的年俗展示、体验活动,给市民游客带来“似曾相识”的年味,让大人们回忆起儿时的无忧无虑,也让孩子们大涨见识。投壶、射礼、捶丸……一些大多只在电视里看到过的项目来了“线下体验版”,吸引孩子们逐一尝试。

  特色民俗体验、庙会灯会、新年祈福等传统年俗活动,不断尝试与潮流文化结合,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比如,虹口区四川北路的海派潮流地标——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推出“龙升潮弄 和乐融融”海派今潮年味季,围绕“一路繁花全城寻龙”主题,从中国传统文化“龙生九子”的神话传说出发,糅合艺术新力量、非遗新传承、美育新体验,通过多种类型的100余场活动结合,共塑“海派龙年”。

  时代在变化,上海年味有“变”与“不变”。一方面保鲜保温传统文化元素,并在文明开放过节中不断弘扬和放大,使每一个人都能真切体会到年俗的魅力、文化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向新而行,用新年俗映照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让中华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多元场景解锁过年新玩法,让传统文化“潮”起来,绽放时代光彩。花样创新的春节仪式感,赋予了春节新的文化魅力和时代风采。记忆中的年味从未走远,而是在传承与发扬中历久弥新。

  <strong>中国特色</strong>

  再比如针对房地产风险隐患,贵州省提出“一楼一策”分类化解,要求用好保交楼专项资金,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防止房地产风险向金融、社会等领域传导。

  完善农村电商配套服务。2022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实施《“十四五”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分片区召开区域协调会,全系统新增冷库库容244万吨,累计建成790万吨。重庆市供销社大力拓展“村村旺”电商平台服务功能,依托基层社收购农产品,由社有企业统一包装销售,全年帮助农民销售生鲜农产品584亿元。

  此外,截至2022年12月31日,动视暴雪去年第四季度整体月活跃用户(MAU)为3.89亿,相比2021年同期的3.71亿有所上升。

  <strong>为何这次集中讲“中国式现代化”?</strong>

  在起草党的二十大报告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报告要充分体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引导全党增强斗争本领,激励全社会坚定信心,着力夯实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的实力。

李建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