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车吗?超111亿元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安排上了  

来源: 未来网
2024-06-04 01:44:56

  中新网6月4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李金磊)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来了。

  根据财政部关于下达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中央财政预拨资金预算的通知,下达2024年财政贴息和奖补资金64.4亿元,用于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预拨。

  补贴年度资金总额超111亿元

  中新财经注意到,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中央财政预拨资金绩效目标汇总表显示,此次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年度资金总额为111.9775亿元。其中,中央资金64.4004亿元,地方资金47.5771亿元。

  绩效指标方面,全年报废汽车回收量为378万辆。满意度指标方面,申领补贴群众满意度≥80%。

  总体目标是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支持符合补贴政策要求的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

  预拨资金哪里最多?

  中新财经注意到,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中央财政预拨资金汇总表显示,其中,山东预拨资金6.7亿元,广东预拨资金为6.1亿元,是两个预拨资金超过6亿元的省份。

  此外,北京预拨资金为7461万元,上海预拨资金为9081万元。

  补贴标准是多少钱?

  根据商务部等部门4月印发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指报废符合要求的旧车并购买新车的消费者,最高可获1万元补贴。

  根据细则规定,对个人消费者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含当日,下同)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

  其中,对报废上述两类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1万元;对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 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7000元。

  怎么申请补贴?

  时间上有要求。汽车以旧换新实施时间为自《细则》印发之日(即2024年4月24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补贴申请时间为自2024年4月24日起,至2025年1月10日止。

  拟申请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资金的个人消费者,应于2025年1月10日前,通过登录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系统网站或“汽车以旧换新”小程序,填报个人身份信息,报废汽车的车辆识别代号、《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和《机动车注销证明》原件照片或扫描件,新车的车辆识别代号、《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和《机动车登记证书》原件照片或扫描件等,向补贴受理地(即《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开具地)提交补贴申请。

  申请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资金应提供以下材料:(1)申请人身份信息,需上传身份证正反面照片。(2)申请人银行账户信息。(3)《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和《机动车注销证明》原件照片或扫描件。(4)新车《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机动车登记证书》原件照片或扫描件。

  此次发放现金补贴。车主完成报废旧车和购买新车手续后,通过汽车以旧换新平台提交申请补贴资料,资料审核通过后,各地财政部门按程序将补贴资金拨付至申请人提供的银行账户。

  多地实施细则出炉

  近期,北京等多地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正式出台。

  北京相关细则明确,车主可以先报废旧车,也可以先购买新车,《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机动车注销证明》《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机动车登记证书》等证明材料,应于2024年4月24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完成开具。

  你准备换车吗?(完)

  想到妙瓦底特别乱,阿水有点担心。但 “高总”承诺阿水:从中国到妙瓦底,一定是通过正规签证;来妙瓦底3个月,不管是否培训,都支付给阿水5万块钱,交通费和住宿费另行支付。

  “新一轮城中村改造,有几个新特征,比如国企主导代替民企,综合改造(比如市政和公服补短板)代替房地产单一改造,公共属性回归代替完全的市场化。因此,改造的资金投入非常大,而且期限错配很严重,后期不管是运营回收资金还是卖地回收资金,周期都很长,而且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地能否卖出去。因此,解决资金问题、解决资金期限错配是头等大事。”广东省规划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向记者解释说。

  “河对岸还有零零散散的园区,我担心遇到缅甸人,又把我卖过去,就顺着乱草堆和泥巴路跑S形。跑了一个多小时,看到一个保安亭,感觉没那么危险了,我就用手势和他们比划。”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网站的消息,2023年7月31日,倪会忠还以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的身份,参与会见了日本长野县知事阿部守一。

  蒋敏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她对《中国新闻周刊》总结说,中央社会工作部的职能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统筹指导信访、基层治理和社会领域党建。

  “目前国内的合规人才非常稀缺”,但李岑岩也指出,合规官用专业知识去促进企业内合规体系的搭建,真正落实需要企业每一个人的参与。“人人都应当是自己岗位范围内的合规官,企业的董事长作为企业合规的第一责任人,业务主管是部门合规的第一责任人,每一个人是他自己岗位上的合规的第一责任人。”

叶志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