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扎堆做近视手术,专家提醒不能一劳永逸

来源: 羊城派
2024-06-23 04:38:39

  小林是2024届高考生,近视600多度,为了通过征兵体检,高考结束后第5天,他在广州一家眼科医院做了近视矫正手术。

  等待手术时,工作人员放了音乐帮他放松心情。躺上手术台,小林感到紧张害怕,但因为眼里已经滴过麻药,不到5分钟,手术在无痛中结束了。“做完手术第一晚比较不舒服,流泪、酸涩、(看东西)有点模糊,第二天就好很多。”在这最长的暑假,小林将摘下从小学四年级就戴上的眼镜。

  高考结束后,各大眼科医院迎来近视矫正手术小高峰。6月18日上午,记者走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眼视光学专科主任陈跃国教授的诊室,半个小时里,便有两名刚刚高考完的学生为通过体检而选择做近视手术,一个为报考警校,一个为参军入伍。

  “6月10日以后,来检查和做近视手术的人一下就多了起来。”陈跃国表示,高考生中前来做近视手术的,多是因为报考大学的专业要求或参军入伍的体检需要,美观需求的比例不大。国内做近视手术的患者平均年龄在二十六七岁,而欧美这一数字要加上5-10岁,“高考生把平均年龄拉下来了”。

  高考生贤明6月19日做了手术,他计划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就申请报名参军。另一名高考生吴迪还在计划手术阶段,他表示,除了视力,身体的其他条件能满足报考警校的要求,如果考上警校,在军事化管理下可以保证他减少接触手机的时间,维持近视手术后良好的视力效果。

  由于体检有时间要求,一些未满18周岁的高考生也计划进行手术。陈跃国解释,原则上近视手术对年龄的要求是18岁至50岁,但只要家长及学生同意、检查结果完全符合手术要求,医院会适当为差几个月成年的学生放宽年龄限制,以赶上体检时间。

  在手术之前,医院需对近视患者眼睛做全面检查,项目包括:角膜厚度、裂隙灯下眼前节检查、眼底检查、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角膜地形图、眼压等,综合角膜形态、近视度数、眼底状况和眼睛过往疾病等因素,确定是否能进行手术以及采用哪种手术类型。

  目前,常见的近视手 术主要为角膜屈光手术和晶体植入术(主要为ICL植入术)。与晶体植入手术相比,角膜屈光手术适用于度数相对较低的情况,主要有角膜板层手术,包括全飞秒和半飞秒,前者切口小,术后干眼情况比后者轻,后者激光对位更为精准,适用于个性化的手术设计;此外还有表层激光手术。而针对高度近视,或角膜厚度及形态不适合做角膜屈光手术的人,医生建议采用晶体植入术。

  “角膜屈光手术是‘减法’,它需要切削角膜,每100度近视切掉15微米的角膜;晶体植入术是‘加法’,相当于往眼睛里加一个镜片,不动角膜的厚度。没有哪种手术方法最好,而是哪种方法最合适患者。”陈跃国补充说道。

  近视手术不会一劳永逸

  陈跃国介绍,国内在1993年开始有了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发展30余年来,手术已经非常成熟,“现在国内每年有超过100万人做近视手术。有研究表明,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率近99%。”陈跃国说。

  “大部分近视患者可以做手术,但针对高度近视的晶体植入手术,有一些职业是不允许做的。”陈跃国解释,这是由于高度近视做了手术之后,表面看没有问题,实际上眼睛结构已经发生变化,而有的职业要求术前近视不超过600度。医院要判断患者的眼轴、视网膜和眼底是否发生了病理性改变,高度近视容易演变为病理性近视。

  除了应对体检需求,近视患者还有美观、运动、摘镜等需求,因此陈跃国面对第一次问诊的患者,询问的第一个问题常常是患者的手术原因,进而作出判断。

  陈跃国强调,近视手术不是做完就一劳永逸了。做完手术第一周,患者要避免揉搓眼睛,防止发炎;避免做对抗性强的运动,防止眼睛受伤。患者应在手术后一年内坚持定期复查,如出现后遗症,早发现、早处治。

  此外,年纪尚小的学生做完手术,需要注意避免过度用眼,防止近视度数上涨。他解释,近视手术只是改变眼睛的屈光状态,让患者摘镜,但没有改变眼球结构,之后还是应该注意预防病理性改变,尤其“做减法”的屈光手术是不可逆的,“做不做手术都要避免外伤、强光刺激,眼睛越高度近视就越脆弱,越需要注意防护。”

  陈跃国提醒,日常生活中,近视患者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少熬夜、少喝酒。一些患者留着较长的刘海,陈跃国也建议剪短,“一是防止刘海扫到眼睛,另外刘海遮挡视线,尤其是单眼遮挡会加重另一只眼的负担,容易引起眼疲劳。”

  半飞秒手术对医生和医院要求更高

  6月18日上午,问诊的患者中,高考生程鹏被建议做半飞秒手术,原因是其眼睛有散光,且眼角膜偏薄。

  陈跃国解释,半飞秒针对眼部情况复杂的患者,“半”指的是手术过程中使用了两种激光技术——一半为飞秒激光另一半为准分子激光,手术先用飞秒激光制作一个角膜瓣,然后把角膜瓣打开,接着用准分子激光进行屈光矫正,角膜瓣只是为了打开,提供一个临时的工作空间,准分子激光才能做到个性化的设计,实现眼球精准自动化对位。

  “角膜就和指纹一样,每个人都不同。比如都是100度的散光,听起来似乎一样,但不同患者角膜的形状千变万化,现在只有准分子激光才能做到对不规则角膜的矫正。半飞秒手术可以使眼睛获得超过戴眼镜的视力。”因此,陈跃国表示,在个性化的手术设计层面,半飞秒手术对医生和医院的要求相较于其他近视手术更高。

  (应受访者要求,小林、吴迪为化名)

  在这个主城区土地面积最大的城区里,有市六医院、市二医院(龙潭院区)、四一六医院三家三甲医院,他们承担着该区域绝大部分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疫情高峰时刻,这里患者猛增,医院救治工作也面临着压力,但即便如此,邱月和同事们始终没有抛下任何一位患者。

  在石阡佛顶山温泉小镇,掩映于林间的泡池内泉水清澈,氤氲的热气弥散在四周,池中有闭目养神者,也有一家三口同泡一池聊着家常的,不少小孩还兴奋地在温泉池内戏水游玩。

堂食套餐订单量环比上周增长154%

<strong>  三亚多家酒店民宿满房</strong>

  回顾天宫空间站在轨建造历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季启明表示,从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发射到成功实施神舟十五号任务,19个月内,中国载人航天密集实施11次发射、2次飞船返回、7次航天员出舱,4个飞行乘组12名航天员接续在轨驻留,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如期完成,整个过程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堪称完美,展现了中国载人航天30年发展的厚重积淀与强大实力,跑出了新时代中国航天的加速度。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天宫”在建造阶段已经进行了数十项在轨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在国际上第一次完成了太空微重力环境下,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育。

  10月31日15时37分,中国天宫空间站的第二个科学实验模块——梦天实验舱,搭乘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11月1日4时27分,梦天实验舱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完成精准对接。梦天实验舱接下来实施水平转位,与7月下旬发射入轨、精准对接的问天试验舱一起“牵手”天和核心舱,三舱形成平衡对称的“T”字构型。至此,中国天宫空间站在轨完成了基本构型组装建造。

张致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