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正当时 各地不误农时抓生产

来源: 千龙网
2024-06-09 00:12:57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各地的春耕备耕工作陆续展开。人们抢抓农时, 加快推进农业

  各地冬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在安徽临泉,高标准农田里数台农业植保机来回穿梭,进行小麦施肥喷药等麦田管理工作。在河南南阳,1100万亩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强降雪过后,当地第一时间组织农技人员来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根据目前的小麦苗情长势、土壤墒情等及时进行追肥,开展冬小麦早春管理。

  早稻育秧也在抓紧进行。今年,广东集中化育秧面积超200万亩,各育秧中心的育秧大棚里一派繁忙,工人们将秧盘放置在自动育秧机的前端,育秧机自动依次完成撒土、播种、洒水等一系列步骤。在浙江临海、广西玉林等地,各大育秧工厂里,绿油油的水稻秧苗长势喜人,“干籽拌种”“暗室育苗”等先进技术的使用有效提高了秧苗质量。

  备春耕,各地强化了对种子、化肥等农资生产调度。江西新余在重要站点开设绿色通道,对化肥等物资优先调送、卸车和办理。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化肥等农资正通过“农资专列”运往农业生产主要地区。在湖南永州,农机服务小分队下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机手维修、调试农业机械。

  黑龙江多地正在进行育秧大棚的清雪工作,今年,改装清雪农用机械的使用将工作效率提升了一倍以上。辽宁正在加紧推进4座大、中型灌区建设,保障工程能在今年春灌前投入使用。在吉林,盐碱地治理项目全面启动,当地通过增施有机肥等方式使这些土地成为新良田,为今年的粮食生产打好基础。

  针对此,浙江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时提出,将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高潮,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同时,还提出把激活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strong>南部战区陆军“老山</strong><strong>旅</strong><strong>”某边防连班长 张伯</strong><strong>详</strong><strong>:</strong>我们“老山旅”历来是一支战功卓著的荣誉部队,在上世纪我们就叫响了“一人辛苦万人甜、一家不圆万家圆”。到现在条件好了,我们更应该把它传承好,虽然我们跟家人聚少离多,但是看到全国人民他们团圆了,他们幸福了,那么我们也就心满意足了。

  “线上展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创新展览的呈现方式,让我在外地也能欣赏这样的文化盛宴”“仔仔细细地看了又看,果然都是宝贝”……近期,国家博物馆上新了“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虚拟展厅,让网友春节期间足不出户畅游展览。展览依托故宫、国博的丰厚典藏,通过400多件历代文物精品,带网友探寻中国“和合”文化的历史渊源。

  蒲甘是缅甸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丰富。为了帮助当地向中国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参访观光,增进两国民众间沟通交流,中国驻曼德勒总领事馆聘请福庆学校孔子课堂为蒲甘酒店业开设了为期40天的中文培训班。

  高端轴承的“卡脖子”问题,根源在材料,难点也在材料。

  “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有的含有诱导消费、导致沉迷等内容。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分辨能力有限,普通浏览模式存在危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隐患。”有业内专家表示,青少年模式不仅能够管理上网时间,还能屏蔽不适合青少年使用的功能与内容,从根源上避免青少年遭遇不良信息,“因此,开启青少年模式很有必要”。

姜贤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