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业重镇与业界探讨水生态环境保护“秘笈”

来源: 中国长安网
2024-06-04 19:12:15

  中新网柳州6月4日电 (林馨)广西柳州市6月4日举办2024年柳州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透露,今年第一季度柳州市地表水水质获得全国第一。作为工业重镇的柳州市,曾创下年度水质“四连冠”佳绩,并与业界探讨水生态环境保护“秘笈”。

  柳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韦永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第一季度,柳州地表水水质保持全国第一。当地定期召开地表水水质分析会,查找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针对问题开展下沉帮扶行动,市、县两级联动解决水环境污染隐患问题;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截至目前累计完成51个问题排污口整治。

  在“世界环境日”前夕,柳州市还举行水生态保护研讨会。邀请全国水环境质量名列前茅的柳州市、张家界市的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及研究水生态环境治理的专家学者们,分享水生态环境保护“秘笈”。

  研讨会上,广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宗尧表示,当前中国“治水”思路是坚持系统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副院长孙翔认为,经过系列措施中国水质持续改善,水环境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水环境管理能力显著增强。

  其间,柳州市分享“四连冠”水生态保护经验。韦永祥表示,柳州市工业体量大,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多。2023年,柳州市工业废水排放量达3000万吨。柳州市水环境治理能够取得成效,水质持续向好,主要做法是控源头、强防护、建机制。

  首先,柳州市重点整治工业污染源,实现工业增产增效不增污,同时严格限制涉水重污染项目落地。通过大力实施节能减排,2012—2023年柳州市工业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从12464吨/年减少至1141吨/年,工业氨氮年排放量从1674吨/年减少至30吨/年,减排幅度分别达91%和98%。

  其次,柳州市精密织牢水环境“防护网”。借助现代化技术提升水环境监管效能,建设柳江干流河道“天眼”监管系统对河道及水利设施进行“看得见”的监管,引进水质监测设备在流域上全天候在线监测水质变化情况。同时,利用遥感系统、无人机、无人船等方式开展河道巡查和水域环境问题整治。

  2019年起,生态环境部开始对全国地级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排名,柳州从2019年排在全国第二,到2020年排在全国第一 并持续到2023年,实现“四连冠”。(完)

  9年过去,冯秀华感念至深:“退休金涨了,医保跟上了,就盼着总书记再来咱家看看。”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周蕊、丁乐

  “我们这一代人有这样一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这条路。”

  张艺谋还透露,《满江红》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影片的结尾,有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他希望大家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家国情怀。

  “投资已成为助力各地经济增长的主要着力点和托底经济的主要手段,预计产业转型、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的投资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庞溟表示,在强调扩大有效投资、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平台合理融资需求的同时,应当注意部分地区的财政承压问题与债务风险分化问题。

  吴庄收费站是河南、安徽乃至中西部地区通往江浙沪的主要门户之一,成为了近日关注焦点。据人民网报道,今年春运前十天,相比2022年春运,吴庄站入口流量同比增加88.72%,其中1月12日一天,吴庄站入口流量达到惊人的8.43万辆,同比增长七成多,是2022年平时入口均流量的7.5倍。

郭常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