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吉林“90后”青年返乡创业:让“鹅蛋”变“金蛋”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5-25 06:52:44

  中新网吉林5月1日电 题:吉林“90后”青年返乡创业:让“鹅蛋”变“金蛋”

  中新网记者 石洪宇

  郁郁葱葱的半山坡上,1万多只白鹅振翅追逐。投喂饲料时,它们才会向李春霖的方向聚拢。

  外地的客户忙着装货,当天生产的5000多枚鹅蛋不日将端上食客的餐桌。对这个东北村庄来说,鹅蛋正是致富的“金蛋”。

  35岁的李春霖是吉林省桦甸市桦郊乡榆树村村民,8年前返乡创业养殖种鹅。同步成立养殖合作社后,他带领50多户村民一起致富。

  群山环抱下的榆树村,植被、温度和光照时间适合种鹅生长。全村6万多只种鹅,每日可产3万多枚鹅蛋。这也让村子成为有名的“鹅村”。

  李春霖20岁出头时就在外地打工。给餐馆供货时,他发现鹅蛋这一食材很受欢迎。有些地区还有长期食用鹅蛋的习惯,他也对养鹅有了兴趣。

  2016年,李春霖回到家乡。彼时,吉林省持续推动乡村发展,在资金、用地、吸引人才回流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李春霖适时建起养殖基地,引进新品种鹅雏。

  “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养了4000只鹅雏,只活下来1000只。”年轻人善于学习和总结经验,他前往江苏、黑龙江等地“拜师学艺”,掌握了光控、温控养殖等技术。

  李春霖重新改造基地,实施24小时视频监控,通过对鹅棚光照、温度进行把控实现反季养殖,延长鹅产蛋期两个月左右。取得进展后,他把这些知识无偿分享给村民。

  每年的5月份村民大批购置鹅雏,饲养到次年3月份迎来产蛋高峰期。待到次年10月份左右,种鹅不再产蛋时再以商品鹅形式出售。

  走在“鹅村”的马路上可以看到,民房挂出“鹅”字样的牌匾,很多村民做起和鹅有关的生意。鹅蛋、鹅毛、鹅雏等生意都很红火。为了给“鹅村”提供育雏服务,还有投资者在附近投建育雏厂房。

  李春霖从小在村里长大,家乡富裕是他的“情结”。最近,他带领合作社统一采购鹅雏、购买饲料、销售鹅蛋。南来北往的客户、食客让村子彻底热闹起来。

  在李春霖的带动下,张力元成为养鹅大户,这个假期他正在考察附近土地,要扩大养殖规模。“我们村养的大山花品种,产的蛋质量很棒。”他手里拿着圆润的鹅蛋向新客户介绍,并主张让对方尝一尝。

  整个上午,李春霖一直忙着喂食,他的鹅群每天会消耗掉7000多斤饲料。他计划在下个产蛋期,全村的养殖规模能突破10万只。(完)

  “我每年都要到这里来买春节装饰品,东西齐全,价格也还合理,最主要是看得到质量。”正在选购福字和春联的市民邢女士说,春节家里要有这些装饰,才有过年的感觉。新的一年希望家里人平安健康,越来越好。(完)

  但是,仅仅依靠门票免费来提升旅游业景气是不够的。疫情前,出境旅游人数不断攀升,人们在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消费额并不低于甚至高于国内。而能够吸引他们买单的,除了独具特色的各国风情,也包含了全过程消费体验的提升。

  杨道玲介绍,基于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生活服务类商户订单数据构建的生活服务业消费热度指数近期也持续恢复,截至1月2日为98.1,较12月低点提升4.0个点,这表明生活服务消费正在加快“热起来”,特别是旅游业消费热度指数提升45.7个点,恢复势头最为强劲。

  当日澳门多个景点还有一些“特别”的来客。因应最新利好的入境措施,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邀请了一批香港“网红”于8日乘车经港珠澳大桥口岸抵达澳门,开启2日1夜的“潮玩”模式,亲身体验澳门多元“旅游+”乐趣。行程包括参观澳门大赛车博物馆、澳品荟、科学馆心形树及“2022幻彩耀濠江”灯饰布置,并品尝澳门“创意城市美食之都”的各种特色美食等。

  为营造“老城市新活力、老传统新特色”的迎春民俗氛围和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时代风采,2023年越秀区将开展各项传统花市活动,如开展传统花市开市仪式、书法名家挥春活动。

  对于中国人而言,佳节团聚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整年辛勤的犒劳。如今,入出境措施的优化调整让众多在外务工的中国人,回家的路更为通畅。

陈雨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