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启动五周年 专家建言:保护、传承与利用

来源: 人民资讯
2024-06-03 21:14:53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表示,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重大举措,首要任务就在于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文化的凝聚力源于对传统的保护,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发展。随着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和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逐步深入,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凝结在共同记忆里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以国家文化公园为载体展现出永恒的魅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认为,国家文化公园的工作重点是在于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保护是前提和基础,只有保护好文化遗产,才能谈得上传承和利用。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将文化遗产传递给后代,在保护基础上传承,让其继续发扬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需要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加强资金保障和监督监管等方面的工作,同时注重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的挖掘展示,以推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中国工艺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原馆长韩子勇指出,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国家文化公园,以文化为主题,尊重文脉文象的生成结构和传承发展规律,体现系统性整体性,是高度的文化自觉。以人民为中心,用公园这样的载体,推动共享共建,是“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大有可为。文化建设的独特性、国家文化公园的首创性、大量文化项目和专业工作,都要求更好发挥各级各类专家咨询论证、价值挖掘阐释和解决具体问题的作用。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表示,国家文化公园本身既是一个概念,也是一套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管理、使用、运维的这些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化,这是立法的必然要求。国家文化公园立法,跟国家公园立法最大的差别就是有“文化”二 字,要凸显文化的要素,形成独有的管理体制,运行体制,从而推动整个国家文化公园发展。

  1日一大早,北京市香山公园游人如织,人们在新年第一天登高祈福。“今天一定要登顶香炉峰,祝愿国泰民安,也祝福自己和家人朋友平安健康。”游客余秋梅说。

  郑建邦指出,本次书画联展活动得到两岸同胞的广泛响应和积极参与,为两岸同胞享受中华文化的丰富魅力,品味文化里的乡音乡味、乡愁乡情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条件。希望两岸同胞继续探索包括书画联展、写春联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力度,共同在捍卫、创新、弘扬、传播中华文化的历史进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日,坦桑尼亚中华福建同乡会的侨胞们来到当地的两家福利院,给孩子们带来了大米、面粉、饮料、水果、衣服、书包等食品和物资,这是同乡会今年第三次拜访孤儿院,孩子们看到他们就像见到老朋友,露出灿烂的笑容。

  “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对贫困有着切身感受”“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2/15/12572607029264645867.jpg" alt="" />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2月30日电 据国家能源局公众号消息,12月30日,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林玮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