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历史新高!2023年我国日均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07亿元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18 16:51:42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完善

  ——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连续7年保持在3万亿元以上,2023年达到3.9万亿元,平均每天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07亿元,创历史新高。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邮政快递网和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

  ——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结构持续优化。全年新开通高铁2776公里,增加高速公路里程6394公里,增加万吨级泊位127个,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的港口达到46个,航空运 输机场达到259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里程增加604

  ——乡村交通设施不断完善。积极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连续7年保持在4000亿元以上规模,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达18.8万公里。年末农村公路里程459.86万公里。全国建制村实现全部通邮。

  交通运输装备结构持续优化

  ——智慧绿色发展深入实施。2023年末,全国动车组辆数比上年末增加1674辆。铁路电力机车占比达65.3%、提高0.9个百分点,新能源车辆占公共汽电车的比重达77.7%、提高6.0个百分点。全国已建成18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7座,已建和在建数量均位居世界首位。全国机场场内电动车辆占比达26.4%,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以上机场APU替代设备使用率接近100%。

  ——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专用货车、牵引车、挂车占公路货物运输车辆比重分别提高0.4个、1.3个和0.9个百分点,水上运输船舶集装箱箱位增加5.5万标准箱。

  ——大型化发展持续推进。大型营运载货汽车平均吨位提高至22.3吨/辆,营业性运输船舶平均净载重量增加97吨/艘,国产首艘大型邮轮投入运行,C919大飞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运输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人员流动高效便捷。平均每天超过1.6亿人次跨区域人员出行,其中有1000万人次乘坐火车出行、1.5亿人次通过公路出行、70万人次乘坐船舶出行、170万人次乘坐飞机出行。城市内平均每天近2.8亿人次通过城市公共交通及出租汽车出行。

  ——货物运输繁忙有序。平均每天运输1.5亿吨货物,其中火车运输约1400万吨、汽车运输1.1亿吨、船舶运输2500万吨、飞机运输2万吨。每天收寄快递与包裹4.5亿件左右,其中快递3.6亿件。

  然而,今年2月,孟菲斯动物园宣布,25岁的大熊猫“乐乐”于美国当地时间2月1日早晨被发现死亡。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当时表示,中国动物园协会已同孟菲斯动物园展开对接,将及时组建专家组并尽快前往孟菲斯动物园,与美方专家共同开展大熊猫死亡原因调查。

  近几年,日本经济受疫情打击持续衰退,日元贬值、物价上涨,社会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佐间诚说,人们在这样的背景下愿意走进动物园去享受自然的乐趣,香香、晓晓、蕾蕾是日本民众这几年看着出生和长大的熊猫,创造出了惊人的经济效应。大家有时调侃说“商品包装上一旦印上香香的图案,市场营销理论统统失效,必定畅销”。

  今天(21日),中方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文件阐释了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原则,明确了重点合作方向和平台机制。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以“全球安全倡议:破解安全困境的中国方案”为主题的蓝厅论坛上,外交部长秦刚表示,《概念文件》展现了中方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担当、对守护全球安全的坚定决心。同时他也透露,中国将适时举办全球安全倡议高级别活动,与各方共商安全大计。<strong><a href="https://news.sina.com.cn/c/2023-02-21/doc-imyhmhnz5142169.shtml" target="_blank" data-comos-dataid="comos:myhmhnz5142169">详情&gt;&gt;&gt;《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全文)》</a></strong>

  新加坡的生育率在 1960 年代初开始下降,在 1975 年达到世代更替水平以下。为了刺激生育,新加坡在近十几年来增设了大量托儿中心,招收对象是18个月~6岁间的所有年龄段儿童。新加坡教育部数据显示,2007~2017年十年间,新加坡托儿中心数量增加了一倍多,从 62911所增加到了143400余所,反之,幼儿园招生人数锐减,新加坡父母更倾向让孩子进入提供全日制服务的托儿中心。

  而现在,因为人流量锐减,对企业的吸引力下降,国企退出经营,取而代之的是租用场地的劳务中介。人社局下属的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要免费为企业做好海报、布置好位置,鼓励企业来参加。在招聘会门口,还设置了“招工礼包”,吸引工人前来参与。

  他同时表示,我们敦促美方切实反思自身所作所为,多为缓和局势、劝和促谈做些实事,停止甩锅推责、散播虚假信息。中方将继续坚定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和平一边,为推动局势缓和降温发挥建设性作用。

杨淑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