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还原十年前中国大运河申遗细节:“决胜多哈”惊心动魄,那一刻全场沸腾

来源: IT之家
2024-06-20 21:45:05

  力争翻盘赢得加分建议,

  苦苦等来成功那一刻

  2014年6月15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开幕。成员国向大会提交了40项关于加入自然或文化世界遗产名录的申请报告,其中包括9项自然遗产申请、2项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申请,29项文化遗产申请。中国向本届大会提交了“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自然遗产申请和“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还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了“丝绸之路:起始段-天山廊道的路网”文化遗产申请报告。

  姜师立表示,由于在先前的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门负责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的考察)考察报告中,对大运河的意见是建议补充材料来年再报,大运河有可能在多哈会议进不了世界遗产名录,但中国代表团是带着力争翻盘的任务去的,国家文物局有关人士表示有信心争取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当地时间6月20日下午4点开始,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开始申报项目的审议。当地时间6月21日中午12点,大会主席宣布上午议程基本结束。就在大家以为下午第一个项目会是大运河项目时,大会主席宣布,下午有几个国家的项目提出要提前审议,如果这样,当天就没有时间审议大运河项目了。北京时间22日下午2:30,多哈当地时间22日上午9:30,大运河项目终于开始审议了。“ICOMOS专家米歇尔代表ICOMOS介绍大运河项目,大运河项目的PPT做得实在太漂亮了,淮扬运河、五亭桥等大运河的图片简直太赞了,我们一下子感到信心爆棚。”

  “当时我一边听,一边通过QQ向国内同仁直播审议的进程。米歇尔对大运河的介绍真详细,都超时5分钟了,还在说真实性,完整性,还好主持人也听得入迷了。”终于介绍完了,但ICOMOS的结论是建议补充材料来年再报。牙买加代表发言了,认为ICOMOS提的意见可以在大运河成为世界遗产后再进行完善。印度的美女代表、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葡萄牙的代表纷纷发言,都支持立即列入。黎巴嫩代表提出在中国大运河符合世界遗产的标准中再增加一条:“符合第六条标准:与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这又是为大运河加分的建议。

  很多细节历历在目,比如还有国家代表认为ICOMOS提出的问题可以在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解决。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时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陈述了对ICOMOS代表提出意见的回复,表示中国政府有信心保护好大运河。ICOMOS代表米歇尔对各国意见进行回应,他解释说因为大运河体量太大,牵涉遗产较多,本来建议补充材料再报,给大运河更多的时间准备,但认为中国大运河的价值是举世公认的。米歇尔话音刚落,主持人就敲响了锤子,宣布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成功了!全场一下子沸腾了。中国代表激动地拥抱庆祝,各国代表纷纷来到中国代表团席,向中国代表团表示祝贺。时间定格在当地时间22日上午10时20分,北京时间22日下午3时20分。8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现场中国代表团的一些成员喜极而泣。”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共同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也成功了,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达到了47项,跻身世界第二位。

  还有几个插曲,

  大运河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过程一波三折,中间还有不少花絮。姜师立说,当时因为出国行程的限制,大运河联合申遗办的成员已订好当天夜里的机票,并退掉了宾馆,如果再推迟到第二天,就不能见证大运河申遗成功的关键时刻了。因为本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不是委员国,于是中国代表团通过委员国哈萨克斯坦的代表向大会执行主席提出申诉。午饭时,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组委会的回复。同时代表团下决心留下来,为了见证大运河申遗出结果的那一刻。

  申遗成功后,打算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横幅庆贺时,才发现由于宾馆退了又订,匆忙中从国内带来的横幅找不到了,好在联合申遗办的老主任顾风先生事先准备了几幅书法作品:大运河申遗梦想成真、沟通江海、积健为雄等,联合申遗办代表团在会场上展示出来,现场很多国家的代表都争相拍照。

  至今回顾来看,姜师立认为,“大运河申遗成功只是新的开始,保护管理的担子更重。我们将按世界遗产的标准,保护好扬州段运河遗产。今天,回顾大运河申遗成功以来的10年,扬州确实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当好了示范。下一个10年,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大运河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扬州也一定不会缺席。

  不断寻找新的着力点,

  大运河保护永远在路上

  面对“申遗成功十年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姜师立回答说,首要一点是中国人文化自觉的提升,大运河与丝绸之路同年申遗成功,让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迅速提升,过去大家对世界遗产了解并不多,大运河申遗成功让运河边的全国三分之一人群充分感受到世界遗产就在自己的身边,也更加爱护自己的运河家园。

  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推进,各地进一步加强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各级政府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加强了对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的普查、登记和保护工作,修复了一批重要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有效保护了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风貌。大运河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包括扬州在内的各个城市加强了对运河水质和生态环境的监测和治理,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有效改善了运河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加强了对运河沿线污染源的治理和管控,推动了运河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 大运河的文化价值和影响力,也为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这条“沟通南北、贯通古今”的古老运河迎来了世纪复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和闪亮名片,真实体现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一幅大运河文化的绚丽画卷正在新时代全面展开。这些进展不仅为大运河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积极贡献。

  前不久,姜师立的两本新书《中国大运河艺术》和《中国大运河科技》在杭州首发。这十年来,他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对大运河的痴心不变,不断寻找新的着力点。比如致力于出版运河文化图书,从京杭大运河系列,到中国大运河系列,再到运河通俗通物,推出带科普性质的《中国大运河百问》《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奇中国:大运河》《运河王朝》《活在大运河》等20本书,还有通过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行解读的论文《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概念、内涵及路径分析》,从大运河的线性、活态特点出发写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注重三个“联”字》,围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发表了学术文章等。

  他还创办《运河文艺》期刊,登载大运河沿线城市的文艺作品,多方协调,促成中国作协将首个大运河文学实践点落户扬州,这也是江苏首个国家级的新时代文学实践点,组织外地和本市作家和其他文艺家沿大运河沿线采风,发表了一批运河文学作品。姜师立说,“大运河保护永远在路上。我的大运河研究之路也会一直走下去。”

  国产手机厂商是否会通过降价来刺激销量、缓解库存压力?马继华认为答案是肯定的,“iPhone降价后形成了跨价格区间抢夺用户的局面,其他品牌不得不战。”

  深入挖掘传统民俗乡规文化之美,阐扬光大中华美育精神的实践价值。传统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所创造、共享并代代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如传统节庆文化、祭祀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等。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以古代各民族流传的民歌形式,反映出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中华传统民俗文化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人们的生活,更能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统乡规民约自发于民间,具有乡土性和区域性,紧紧围绕着乡土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事物、人情往来、婚丧嫁娶、节日喜庆等方面,约定俗成,共同遵守。传统乡规民约虽然各具特色,但普遍包含孝敬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各安其生、调节矛盾、整肃秩序的内容和功能,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观念,是中华美育精神的实践体现。对其深入挖掘,对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培育祖国青年一代,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青海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长期以来,受限于本土植物品种、数量较少,青海用于绿化的苗木品种多从外地引进,在经过引种、栽培、驯化,验证适应高原特殊气候后,才能推广种植。

赵福江和妻子的烧烤摊

  把医疗点搬进敬老院、把“养老床位”设进专业医院、通过互联网平台把医疗服务送进家门……近年来,于都县以“健康+养老”模式纵深推进医养融合体制机制改革,让老年人安心更暖心。

  总台央视记者 王世玉:我们现在来到了位于杭州萧山的机器人小镇,可以看到在我旁边像这样的巡检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甚至是特种机器人都在这里进行集中的展示。很多企业也会带来他们创新的产品来吸引更多的客户。为了更好地打造产业集群的概念,新年刚过,整个小镇里园区的改扩建工作已经进入尾声,即将进入到验收的阶段,与此同时,招商引商的工作也已经同步进行。

涂芳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