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有民营经济经营主体18045万户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6-15 17:20:47

  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具体来看,民营经济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经济占经营主体比重稳步提升。从行业分布看,在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民营经济主体的占比均有所提高,分别从2019年的95.9%、91.9%、92.4%演化至96.1%、94.4%、92.4%。从2019年以来各类高新技术产业新设民营企业占比看,均在九成以上。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占90.2%、高技术服务业占93.3%、四新经济占93.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94.6%,民营经济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公共服务相关的民营经济发展形势趋好。从今年5月各行业民营经济主体数量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明文支持放开民营市场准入的行业中,民营经济主体的占比亦逐步提升。其中,电力、热力、燃气、水生产和供应业 占比从66.4%升至67.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从95.89%升至97.2%,金融业占比从39.1%升至40.4%。

  民营经营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呈正相关性。今年一季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2.5万亿元、7.4万亿元、2.6万亿元,总量超过全国的41.9%,发挥了全国经济压舱石、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重要作用。与之对应,截至今年5月,天津、河北的民营经济主体占比为97.1%、96.7%,浙江、江苏、安徽的民营经济主体占比为96.9%、96.2%、96.4%,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民营经济主体占比为96.7%。

  北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北交所、新三板市场结构功能进一步完善,运行质量显著改善。截至2022年底,北交所上市公司162家,公司数量同比增长近一倍;服务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功能有效发挥,全市场股票融资399.28亿元,同比增长超四成;全市场合格投资者超526万户,600余只跨市场基金产品参与北交所投资;市场功能由单一股票市场拓展至债券市场,服务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超9500亿元。

  今天播发系列之二:团结奋斗再出发。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安英昭

  消费者购机意愿不强,产品缺少创新、陷入同质化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同时树立高端化形象,手机厂商在自研芯片领域加大了投入。

  此外,在去年开行中老铁路(合肥-万象)国际货运列车的基础上,合肥国际陆港今年2月16日成功开行中欧班列(中国合肥-越南河内),再次拓展在东盟领域的覆盖范围,为安徽与东盟领域的经贸往来提供了一条新通道。2022年合肥中欧班列新增2个国家28个国际站点城市,累计覆盖18个国家、90个国际站点城市。

  2021年6月,从北京来到浙江,鉴智机器人正式落户杭州市余杭区,是水到渠成也是双向奔赴。

李际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