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一心堂被约谈:超量开药,造成医保基金损失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6-02 16:45:18

  作为连锁药房上市企业之一,一心堂(002727.SZ)遭到了医保局约谈。

  6月2日上午,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发布了对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即“一心堂”)有关负责人进行约谈消息。

  约谈指出,医保部门在基金监管工作中发现,一心堂旗下一些定点连锁门店存在串换药品、超量开药、为暂停医保结算的定点零售门店代为进行医保结算、药品购销存记录不匹配、处方药销售不规范等问题,造成医保基金损失。以上问题违反了《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以及属地医保服务协议相关内容,相关门店已被属地医保部门作出暂停拨付或追回医保基金、处违约金或行政罚款、解除医保服务协议等处理处罚。

  约谈要求,一心堂要迅速组织自查自纠,督促旗下门店及时退回类似问题造成的医保基金损失;要完善公司内控制度,制定企业营销规范,健全门店管理机制,优化内控考核办法,积极参与并实施医保药品销 售追溯工作;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员工守法教育、日常管理、培训考核,定期开展内部合规检查,强化技术手段应用,对出现欺诈骗保问题的管理和销售人员实行“一票否决”;要发挥零售门店的宣传触角作用,加大对参保人员合法合规使用医保基金的宣传引导,共同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在A股线下药房企业营业收入排名中,2023年,一心堂实现营收173.8亿元,位列板块第四位置。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一心堂及其全资子公司共拥有直营连锁门店突破万家,达到1.03万家,覆盖10个省份及直辖市,云南省内门店数量占比52.63%,云南省以外区域门店数量占比47.37%,较年初增长4.12%。

  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对于这次约谈行为也进行了解释。

  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表示,近些年,国家建立完善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加快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越来越多的参保人可以在家门口的零售药店刷医保码(社保卡)购药,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提升。但随着各项医保惠民政策的广泛推进,医保基金监管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定点零售药店出现虚假开药、串换药品、超量开药等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问题,虽然各级医保部门及时查处了一些不法行为,但更迫切的是需要进一步压实定点零售药店的自我管理主体责任。

  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亦指出,从医保基金监管实践看,一些定点零售药店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形:第一类是虚假开药;第二类是串换药品;第三类是超量开药;第四类是为其他药店代为进行医保结算;第五类是管理问题。

  以超量开药为例,一是通过买赠、免减等方式,向参保人推销本人不需要或明显超出本人用量需求的药品。二是为代配药人员(如医药公司销售人员等)超量多开贵重药品并进行医保结算,为其低价转卖、推销药品提供便利。三是诱导参保人年底使用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基金进行集中购药、冲顶消费。

  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表示,医保部门将保持全面从严的基调,多措并举加大对定点零售药店监管,督促定点零售药店从使用统筹基金伊始,就规范经营行为,系好入场后的第一粒“扣子”,包括加大飞行检查力度、提升专项整治效果等。下一步,国家医保局还将结合今年飞行检查、专项整治情况,对检查发现问题比较严重的相关机构开展约谈。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文化振兴作为五大振兴之一,李平定没想到现场能来这么多村民,在他的计划里,以后要组织一些年轻人参与相关的活动,将村里这些传统的表演技艺传承下去。今年随着疫情好转,李平定也对村子的乡村振兴有了更多信心。

  出行期间请提高警惕,保管好个人手提包、背包、证件和其他贵重物品等,尽量避免独自出行,注意及时避让摩托车。提前备好护照、签证、身份证等重要证件复印件,并单独留存。如遇财物丢失,或护照遗失、损毁、被盗抢等情况,建议即联系酒店、旅行社等请其协助报警,联系中国驻马使领馆申请补办回国证件。

  柏枝垣鱼会的汪成峰则瞄准线上。“客户遍布全国。接单后,我会按照制作流程,把鱼灯订单分给村民。”汪成峰介绍,他的团队有八九人,有的扎骨架,有的管上色,按件发放工资,2022年订单有上百份。客户反映,绵纸易破,为方便快递运输,大伙还改进制作工艺,用布做灯。

  其中提出,<strong>鼓励减免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strong>。2023年3月底前,各省级招标投标指导协调工作牵头部门应当会同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制定出台鼓励本地区政府投资项目招标人全面或阶段性停止收取投标保证金,或者分类减免投标保证金的政策措施,并完善保障招标人合法权益的配套机制。

  2018年,36岁的杨雯迎来第一个宝宝,产假后,她回到工作岗位,孩子由谁带成了家庭难事。此时,杨雯的公公因帮大儿子带娃累倒住院,“我们也不好意思再向父母张口”,杨雯和老公将目光转向保姆市场。经过几个月的考察、试用后,她感叹,“为孩子找到合适的保姆难上加难”。

  本报记者 贾丰丰

刘怡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