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成功培育金滩柽柳苗15万株 海岸带生态修复又添“利器”

来源: 齐鲁壹点
2024-06-23 13:35:35

  中新网广州6月21日电(唐贵江 冯建奎)6月21日,记者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获悉,位于广东珠海的南方柽柳园已成功培育15万株金滩柽柳苗且长势良好,打破长期以来的“南红北柳”格局。南方既有红树林又有柽柳的“南红南柳”局面将逐步形成,广东海岸带生态修复又新添一枚“利器”。

  据介绍,2019年8月,海洋生态专家余兴光、刘怀等在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西滩和打鱼嘴一带沿海滩涂考察时,发现自然分布的柽柳本土原生植物群落,且长势良好,并发现部分10-15年自然存活下来的植株。这是首次在华南沿海地区发现规模性野生柽柳资源,引起专家和当地政府重视。

  经过人工采种繁育,根据山东省林科院专家刘德玺、徐金光初步鉴定结果,认定珠海市金滩柽柳种源系甘蒙柽柳的南方生态类型,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较北方柽柳有根本不同,已更好地适应了当地环境。

  自2020年开始,南方柽柳园与山东林科院合作,开展金滩柽柳新品种选育研究,目前已选育速生、抗逆、不同花色的优良新品系5个。今年4月25日,国家林草局正式向全国公布并颁发金滩柽柳新品种证书。

  刘德玺表示,柽柳是柽柳科柽柳属树种的总称,全世界约90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内蒙古及华北地区,是沙漠、盐碱地和沿海滩涂区不可代替的重要生态树种。近代以来,在华南沿海地区如深圳、珠海沿海滩涂也发现有零散柽柳。

  为加大繁育力度,2020年,余兴光、刘怀、林光开等人推动在南水镇建成200亩的南方柽柳园。园区保存金滩柽柳种质资源15个类型60余份,并以此为基地进行苗木繁育、新品种选育和栽培试验示范,系统掌握了本土柽柳培育与种植技术。

  目前,南方柽柳园已成功培育15万棵金滩柽柳苗。并在广东部分沿海地市成功移植栽种且长势良好。据观测研究,金滩柽柳性状稳定,适应南方海洋气候特点,具有抗盐碱、抗旱、抗风、抗海雾海潮、抗病虫害等扛逆性强特点。

  6月19日,金滩柽柳蓝碳研究基地在珠海市金湾区金滩柽柳生态公园揭牌。该基地由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政府、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珠海市鑫洋生态科技公司共建,致力打造全国首个金滩柽柳蓝碳研究应用示范平台。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主要负责同志在参加金滩柽柳蓝碳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时表示,金滩柽柳蓝碳研究基地是产学研用的重要研究平台,对发展蓝碳科技、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希望共建单位加强协作,把金滩柽柳蓝碳研究基地打造成全国有影响的品牌。

  截至目前,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副主任贾后磊团队已在南水和入海口生态修复项目柽柳林内,建立一处海洋蓝碳定位观测站,该站专家人才队伍实力雄厚,装备先进,将极大提升海洋、柽柳蓝碳研究水平,并为国家提供大量相关科学数据。

  余兴光告诉记者,珠海金滩柽柳已在海岸带生态修复项目中成功应用。从2019年的一棵苗、一棵树,到目前建成一个南方柽柳苗圃园和体现我国目前唯一以南红南柳为主要特色的本土植物构成的海滨生态公园,打造形成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态环境需求绿意生态空间,形成了一道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靓丽风景线。

  余兴光表示,希望通过充分发挥柽柳生态产品、景观产品和经济产品价值,以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为契机,力争到2025年在南水镇建成全国第一个柽柳蓝碳碳中和小镇,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海岸带蓝碳发展的示范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完)

  63岁的刘先生准备搭乘首班航船去深圳机场码头。他告诉记者,自己长期在澳大利亚生活,3天前来到香港。他说:“这次终于可以回国了,非常开心。希望‘通关’以后大家都能够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

  在广西凭祥友谊关口岸,许多从越南入境的务工人员提着大包小包,走出人员通关通道。一位工友说,本想在元旦回国,看到“乙类乙管”的消息后才决定8日这天与同事们一起通关,回家过年。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当天预计有1500余人通关,而在疫情期间,这个数字只有一两百。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8/3773989464" alt="" />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大数据分析处处长、研究员杨道玲表示,基于中国18个城市地铁人流量数据构建的地铁人流热度指数显示,去年12月以来中国地铁人流热度先降后升,目前指数达61.4,较12月低点大幅回升36.5个点。

  有些患者意识清醒,有自主呼吸,就采用无创通气的方式,将呼吸机通过口或鼻面罩与患者相连;而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需要建立有创人工气道,即进行气管插管,借助器械进行通气;有些患者仍有自主呼吸却无法与呼吸机同频,产生对抗,无法有效改善氧合,“这时候就要用镇静药物,把他的自主呼吸打掉。”皮林解释。

  历史上中国人用诗歌歌唱生活、抒发情感,也用诗歌来浸润人心、教育后代,最终活成了一个诗意的民族。纵观全世界诗歌发展的历史,西洋多长篇大论的战争史诗,比如《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反映了特洛伊战争中英雄变动不居的命运;而中国多短小精悍的抒情诗,如李白的《静夜思》,抒发的恰恰是在永恒的月光下,一个普通人的思乡之情。我们当然无意比较两种文化传统的长短,但战争总会过去,情感却永远流淌在人们心中,让所有吟唱者的心越来越温暖,也越来越团结,最终成为像石榴籽一样牢牢凝聚在一起的中华民族。

何光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