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N” 青海海东法院柔性护航未成年人保护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5-31 09:21:18

  中新网青海海东5月30日电 题:“司法+N” 青海海东法院柔性护航未成年人保护

  作者 陈宗淇

  借送养之名通过互联网出卖亲生子女、丢弃出生三天男婴构成遗弃罪……

  “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青海省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2年以来海东市两级法院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对拐卖儿童、遗弃婴儿、法定继承纠纷、抚养权纠纷等8个典型案例进行研讨和分析。

  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马月英说:“我也是一个 母亲,会有同理心。而我所能做的只有传递司法温度,确保孩子们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帮助。”

  记者参观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家事审判”庭,此处一改世人印象中法庭的庄严肃穆,并没有“高腿长背”的法官椅子,放在桌面上的只有“父亲”“母亲”等铭牌,“这样能给孩子一个轻松的氛围,最大程度上减轻孩子心理压力。”马月英如是说。

  马月英介绍,这样的“家事审判”庭在海东市两级法院都有开设,“这个审判庭的设立,在保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我们对于涉未成年人民事审判和家事纠纷的效率。”

  在当地,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司法判决并非一成不变,在特殊情况下,可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原则做出灵活调整。

  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韩如龙回忆典型案例时说:“在父母离婚后,孩子由母亲抚养,父亲则需按月支付抚养费。后来孩子生重病,孩子母亲无力承担医药费,我们又和孩子的父亲沟通,最终,这个孩子在及时医治后病愈。”

  此外,海东市两级法院坚持通过家庭教育、精准帮教、心理疏导和司法建议,合力织牢未成年人保护网。韩如龙说:“在法院牵头下,未成年人能得到民政、妇联、关工委、社会公益组织等相关部门及组织的支持和综合救助,救助模式扩充为‘司法+N’。”

  海东市两级法院通过举办全市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开展普法体验、巡回审判等活动,营造未成年人保护氛围。“海东市两级人民法院以立体、直观的形式,引导未成年人自觉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韩如龙说。

  另据了解,2022年以来,海东市两级法院一审审结抚养、监护等各类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民事案件70件,实现审限内结案率100%。(完)

  经过淘米、磨粉、蒸粉等多道工序,伴随着热腾腾的雾气,雪白的年糕不断地从机器中一根一根冒出来。

  相比于旅游城市三亚,海口往往接待了更多短租的“候鸟”群体,这部分群体多数来自于北方,尤其是东北三省,每年有相对固定的租住需求,他们一般在入冬后来到海口租住,到春天再返回家乡。

  罗维坚表示,过去一年,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马来西亚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对华出口稳步增长,马中双边贸易更加密切。“商会的会员企业都希望更好地融入RCEP,进一步推动企业在华布局和投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今年黄桃罐头的热销程度是谁都没有料到的。”吉林省吉林市一家大型超市的经理告诉记者,春节临近,黄桃罐头甚至成了年货爆款,许多顾客成箱购买。

  可以。只要满足家庭居住地和学校所在地不在同一城市,凭加盖学校公章的书面证明即可购买使用学生优惠票。

曹静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