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帝内经》看“夏季养生真谛”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10 06:45:56

  夏,既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也是最需“养阳”之时。

  夏天如何养阳?千年前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早有答案。值此仲夏时节,本报记者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党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张其成,讲解夏季养生方式。

  如何辨别体质?看怕冷还是怕热

  日常生活中,何以判断自身的阴阳体质?可供参考的标准有许多,如机体内的水分、个体的性情等,但根本的判断标准还是怕冷或怕热。

  基础体温偏高、怕热,《黄帝内经》中称为“耐冬不耐夏”的阳性体质,反之,基础体温偏低、怕冷,则为“耐夏不耐冬”的阴性体质。不同属性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例如阳性体质的人通常易上火、眼睛干涩、易得口腔溃疡,在性情上表现为好动、易亢奋;而阴性体质的人则体内水分多,性寒,在性情上表现为低沉安静。

  结合个体的阴阳属性,再辅以“外在的阴阳”来补充,这便是“养生”的过程。而当内在的阴阳与外在的阴阳,二者恰好平衡到“中正和合”的程度,这便实现了“阴阳平衡”。

  张其成提示,每个人阴阳属性不同,与不同的外在阴阳属性相结合,便生出千人千样的养生之法。而一套好的养生方法,就是去养成适合自己的、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

  夏天的“阳气”怎么养?

  “夏季需养阳”的说法,原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理念提倡“顺时养生”,即根据四季时节变化,来调节生活起居、饮食和情绪等。

  四时之中,春天草长莺飞,万物阳气生发,而夏季气温升高,阳气更加茂盛,此时为何反而更重“养阳”?

  张其成解释,这是因为一来夏季好出汗,人们都爱吃寒凉的食物,导致内在反而变得虚寒,故需“养阳”。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便正是应了生姜为温阳的食物,有散寒、解毒之效,夏日食用,更对去除人体内在的寒凉有帮助。

  二来“养”强调的是“顺应”,即人体与自然的互动、互通,要顺应春生夏长的时节之气,以此方能“养”。这时要注重“养心血”,多吃红豆、红薯等红色食物,以及西瓜、樱桃等应季生长的食物。张其成表示,红色食物入心经,这些都是夏日养心的好物。

  夏季通心,五行属火,阳气重,为“阳中之阳——太阳”。张其成介绍:“所以夏日养阳也要注意‘清心火’,可以多喝苦丁茶,多吃苦瓜、苦菊、芹菜一类微苦、降火的食物。”但为避免“泄阳”,应少食冰西瓜、冰淇淋一类的食物,选择“自然乘凉”的方式降温,少躲到空调房中,避免体质变得虚寒。

  “养心神”是夏日养阳的第三个方面。炎炎夏日易使人急躁烦闷,张其成认为,夏天一定要保持平和的状态。而良好的睡眠对此大有裨益,在夏日,更宜晚睡早起,“夏季白天长、晚上短,睡觉时间可以适当推迟,但再晚不能晚于23点,23点到1点是适合深度睡眠的子时,一定要进入睡眠。同时在白天加上一定的午休时间,这便是夏日顺应自然、调养心神的好法子。”

  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

  《黄帝内经》提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句话的意思是饮食有节制,作息有规律,不过度操劳,形神统一,这样便可健康长寿。

  而张其成观察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求着养生,却走上了“一边吃着最贵的营养品,一边熬着最深的夜”的“朋克养生”道路。

  “朋克养生是不对的,因为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饮食、起居、运动、精神四个层面要统一,要形与神俱。” 张其成说,做到这点最好的方法是静坐,通过调身、调息、调神,来达到“和

  调身时,两腿与肩同宽,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与地面垂直,含胸拔背,舌顶上颚,两眼微闭,全身放松。接着调整呼吸,让呼吸放慢,关注自己肚子的一呼一吸,随着肚子微微隆起、收缩,顺应呼吸而心静。最后把所有的意念集中在头顶的百会穴,微微感受到百会穴发热后,将这种热气,从百会穴沿着中脉导入会阴穴中。

  反腐败是久久为功的,庄德水说,从现实角度看,能够追回部分违法所得已是进步。他认为,贪腐官员在被立案调查前逃匿或自杀,后续的调查处理、追赃挽损至关重要。

  相比之下,成熟的应急管理学科体系,对师资的要求极高。2021年,北京大学研究员任羽中等人对国外应急管理教育进行调研,美国应急管理专业的教师在入职高校时,有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机制,联邦应急管理局要求该学科在职教师要拿到应急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拥有应急管理实践经验,有3~5年相关研究资历和教学经验等。高校则要求老师有专业理论、相关技能、沟通协调等综合领导力,还要熟悉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运作原理,懂政策和法律,并有一些跨专业的认知。

  上诉人徐某某在庭上表示,作为杭州人,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之前因为法律意识淡薄,在施工过程中损害了环境。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并亲身参加诉讼,现已深刻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希望能在法院的组织下协调解决本案争议。

  举旅游的例子,现在中国人均收入才1万多美元,平均每人一年坐一次飞机,如果你真的要实现旅游自由,可能收入还要几十倍的增长。旅游是人工智能很难大幅提高效率的领域。

  [#中国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首秀#]相比以往乘组,#神十六乘组有3个特点#:①“全”: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个航天员类型;②“新”: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次飞行;③“多”:航天员景海鹏第四次执行飞行任务,将是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新人”入选飞行乘组,接续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祝福中国航天!

  如果换算成占GDP的比例,我们GDP的总量越来越大,这个补贴占GDP的比例差不多是2%~5%,这在国际范围内比较正常,因为很多发达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确实发到了3%左右,日本、韩国正朝着2%~3%的比例靠拢。

林合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