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容忍”铲除欺诈发行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07 05:02:09

  隐瞒成本、虚增收入、捏造业绩……把原本不具备公开发行条件的投资标的,包装成盈利能力强、估值高的优质投资对象,以债券或股票形式入市融资,这种从源头上就开始造假的行为,主观恶意强、破坏性大,严重扭曲了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利益,扰乱了市场正常运行秩序。

  有鉴于此,近年来,监管部门坚持“零容忍”,不断提高欺诈发行的违法成本。例如,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将欺诈发行刑期上限由5年有期徒刑提高至15年有期徒刑。高压之下,欺诈发行有所收敛,但仍难以根绝、时有出现,这背后既有部分人为牟取暴利不惜铤而走险,也有立体化追责体系有待完善等原因。

  一个规范有序的资本市场,离不开真实的信息环境、优质的投资标的、公平的交易机会。如果让欺诈造假者瞒天过海、蒙混过关,市场很可能会演变成诈骗犯的圈钱地,其健康稳定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而,铲除欺诈发行这颗“毒瘤”,从源头上保护好投资者利益,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应是当务之急。

  铲除欺诈发行“毒瘤”,打疼“关键少数”是关键之举。上市公司实控人、董监高等“关键少数”身居关键之位,本应作出遵纪守法的示范,但不乏有人利用身份职位优势弄虚作假,把上市公司当成自家“提款机”,是欺诈发行的幕后主谋。监管部门还需紧盯这些关键人物,通过打准、打疼,倒逼其守规矩、知敬畏,引领上市公司在合规轨道上安全行驶,借助资本市场做优做强。

  铲除欺诈发行“毒瘤”,管住“看门人”是应有之策。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中介机构能否把好关,直接关系市场高质量发展前景,尤其是全面注册制下,更加强调中介机构的归位尽责。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全面排查涉案相关机构,对涉嫌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要加大惩戒力度,包括可以考虑将其列入禁入黑名单等。当“看门人”不“看门”时,付出的代价应是难以承受之重。

  铲除 欺诈发行“毒瘤”,完善立体化追责是长远之道。欺诈发行往往手段复杂隐蔽,涉案主体类型众多,打击相关乱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还需各方形成合力。未来应推动建立多部门联合防范打击欺诈发行的常态化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配合,强化“行民刑”的全方位围追堵截。一旦欺诈造假,即可能遭遇倾家荡产、牢底坐穿的严惩重罚,让企业不敢欺诈、不愿欺诈,彻底铲除欺诈滋生的土壤。

  在主论坛总结环节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不断增进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个重要论述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使命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吹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新号角。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们不仅需要推进文化自强自信,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还需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白果树下,一张方桌、几十条长凳,重庆市璧山区来凤街道登凤村村民围坐一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后勤。作为联勤保障部队的一员,我切身感受到深化联勤保障体制改革给部队后勤保障带来的巨大变化。”喻翔辉告诉记者,他们团运输保障的单位不再是过去固定的那几家,保障对象越来越多,行车地域越来越广,行车里程大幅增加。他和战友上高原、穿戈壁、过大漠,一条条“天路”上留下他们为联战联训提供保障的强军身影。

  “在其他国家,很多情况其实可以宣告个人破产,让透支者承受沉重的代价,但不至于去坐牢。”周光权期望更先进的制度,对透支后走投无路的人进行“托底”,减少有罪化比例。

  “要考虑人性的弱点,兼顾天理国法人情。”他说,刑事政策运用是有限制的,刑事案件首先要遵守“罪刑法定”原则,当行为本身危害不大、刑法中没有规定的,就不能定罪。“定罪的时候还要回归常识和常理,如果普通人处于被告人的境地,出于对自身安危的担忧,或对疾病的恐惧也会做出同样反应的话,对被告人定罪就有点违反常理。”他说。

  尉犁县电商办负责人周波表示,刘元杰在网上看起来调皮、随性,但却是一个有情怀、有抱负,充满正能量的人。他不仅自己带货,还帮着尉犁县培训人才,建立电商矩阵,助推当地农特产品发展。

黄政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