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正式启动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5-30 14:20:54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阮煜琳)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简称“昆明基金”)日前正式启动。

  中国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29日在北京对记者表示,基金将按照国际规则运营和管理,力争首批项目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6次缔约方大会(COP16)前落地见效,也欢迎更多国家、机构和组织为昆明基金捐资。

  5月28日,中国生态环境部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多边信托基金办公室在北京签署了有关合作协议,正式启动昆明基金。

  “基金的设立和正式启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张玉军说,生物多样性关系到所有人的福祉,而生物多样性丧失是人类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希望昆明基金的设立,能够带来全球各方对生物多样性事业更大关注和更多的资金支持。

  张玉军强调,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但仍然以最大决心和最积极的态度兑现承诺,在克服自身发展困难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出资设立昆明基金并正式启动运作,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担当。

  张玉军说,昆明基金将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化运作,以无偿援助为主的方式,为发展中国家落实“昆蒙框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支持。

  记者了解到,当前,重庆市正开展“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实施“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集中帮扶农民工就业创业。

  雷正龙表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并根据现阶段疫情防控形势,中国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

  <strong>春运开启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专家提醒:做好准备再出发【科学防疫小贴士】(84)</strong>

  文字记者:刘大炜

  可以肯定,“乙类乙管”为进出口贸易、国际商贸带来了重大利好。站在首都机场的接机人群中,在外企工作的王先生等待着德国总公司派来的技术人员。他表示,这次防控政策调整后,总公司那边马上有了响应,在入境政策调整的第一天就派遣一位技术顾问携家属前来,之后也计划增派更多人员来华开拓新业务。

  自2023年1月8日起,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梁万年指出,从乙类传染病的甲类管理到乙类传染病的乙类管理,新冠病毒感染仍然是中国所规定的法定传染病,这一点没有变。法定传染病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这是法律规定的,比如疾病的报告、病人的管理和救治、必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干预措施、监测等,“所以绝对不是放任不管”。

陈思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