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入境游渐热 业界期待旅游市场“百花齐放”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6-05 22:15:54

  中新社上海6月5日电 (范宇斌)作为海外游客进入中国的重要门户和枢纽,上海正着力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助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近期,上海入境旅游逐渐火热,街头出现不少海外游客体验City Walk(城市漫步)。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今年1月至4月,上海累计接待入境游客近190万人次,同比增长205%;其中过夜外国人超123万人次,同比增长250%。

  记者观察到,上海正着力做好引客、待客、留客三篇文章,不断推出精细化便利措施。由于交通便利、航班密集、城市基础设施发达等综合优势,上海在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上占得先机。

  同时,上海陆续推出支付、通信等便利措施。今年5月,上海推出不记名实体卡Shanghai Pass,缓解入境人士移动支付难,覆盖交通出行、景区景点、文旅场馆、商超购物等多元消费场景,为境外人士、手机使用不便人群提供便捷服务体验。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上海已部署外卡POS机超4. 5万台,核心商圈、机场码头、地铁车站、三星级以上饭店、3A级以上景区等实现外卡POS机全覆盖。

  以文旅融合为主线,上海不断升级迭代文旅消费体验新玩法。上海目的地国际旅游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钟玮受访时说,海外游客日益青睐深度体验类线路,“像本地人一样”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和居民时尚生活的交融,因此旅游机构推出更丰富多元的旅行产品,满足入境游客需求。

  此外,今年以来上海大型节展赛事不断,也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前来。例如,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F1)在上海的三天赛事吸引了近20万观众到场观赛,其中境外观众占比10%,上海地区以外观众占比80%;不久前在上海举办的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四天入场超4.5万人次。

  “旅游业带动效应显著,如租车行业、酒店和房地产行业、餐饮业等都受到旅游业拉动。”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炜表示。

  审视当下,如何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和服务是当前旅游市场面临的新命题。

  随着中国各地文旅火热“出圈”和“特种兵式旅游”兴起,王炜认为,这些新现象为入境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当下,旅游市场逐渐成熟、旅游方式逐渐多元化,旅游从业者更需要思考如何创造需求、优化服务,推出更多本地化产品来满足消费需求,甚至激发消费潜能。”

  上海市侨商联合会会长陈坤校受访时说,上海市侨商联合会近日发出“提质扩消费创新促发展”上海侨商侨企在行动倡议书,号召侨商侨企结合上海的城市底蕴,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将商业、旅游、文化、体育赛事、展会等多种元素融入消费产品和活动中,提升消费体验新内涵,发掘服务消费新亮点。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当各种需求、产品和服务争相涌现时,人们才有更多选择余地,从而使市场变得欣欣向荣。”王炜表示,不仅是上海,每个地方都值得开拓旅游市场,加大相关配套设施供给,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我们要做的不是把某个地方捧红,而是让更多地方成为游客的诗与远方。”(完)

  “可以说消防救援队伍的专业化救援越来越强了,我们配备的车辆器材装备更全面,面临的灾害事故救援类型也更多、情况也更复杂。”

  此外,冬播谷子经历了三九严寒、早春霜冻和夏季高温,具有墩苗期长、穗分化时间长的发育优势,以及茎秆抗倒伏、抗病害优势,成熟后品质较好。

  回想“迟到”的中超首秀,吴飞坦言自己赛前没想太多,更没有紧张,只想着把这些年来的经验和训练中的东西发挥出来。

  “我觉得我们要珍惜,要好好把握。不要觉得您现在拥有的都是应该的,不要觉得你现在拥有都是永恒的,绝对不是。”马浚伟说:“哪怕今天我们能够很舒服地呼吸。对不起,这个不是应该的,很多人是没有呼吸能力的。不要以为你看到东西,你就不珍惜你的眼睛,天天拿着手机玩游戏,躲在被窝里面打电动,一直在伤害自己的眼睛。我们真的需要好好去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

  此次展览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国驻摩洛哥大使馆主办、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与摩洛哥国家铁路局承办。2023摩洛哥“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将持续至2月下旬,在此期间将举办“十二生肖灯展”、“乡情国韵•非遗焕新”中国手工艺品展、“中非儿童国际漫画展”颁奖典礼、“中国电影周”等线下交流项目,并通过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社交媒体平台展播“安逸四川过大年”“秦时明月汉时关”丝绸之路图片展、“一起过节——青年汉学家新春祝福短视频活动”“千年调宋代人物画谱”“中国味道•宁夏之旅”等线上活动。

  【西藏:除寺庙景区外所有景区免费游览】

黄昱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