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媒甘肃行:扎尕那,隐匿群山独一无二

来源: 36氪
2024-06-25 19:56:05

  中新网甘肃甘南6月25日电(王牧雨)“村子里的道路不仅可以通大巴车,而且满足现代生活的水、电、网络都很畅通,更难得的是村庄的原始民俗风貌保留得依旧很好。”

  24日,秘鲁秘华商报总经理谢允亭表示,近年来,甘南迭部县对于扎尕那生态的保护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令人印象深刻,作为海外华文媒体,要通过报道,让更多华侨华人了解这处古老的村寨。

  由中国新闻社、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组织的“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采访活动在甘南州举行,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2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踏访甘南州多个县市。24日,采访团走进迭部县扎尕那。

  “我平生未见过如此绮丽的景色,如果《创世记》的作者曾看见这里的美景,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20世纪20年代,美国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曾多次来到扎尕那,这里给他留下深深的震撼。

  扎尕那村位于迭部县益哇镇,海拔3000米左右。“扎尕那”在藏语中意为“石匣子”。从迭山高处俯瞰,扎尕那的地形宛如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完整古城。2023年,扎尕那村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为“最佳旅游乡村”,吸引着海内外游客探秘仙境。

  “过去我们家里放牧,我到外面跑大车,一年赚个五六万元,日子紧巴巴的。2021年靠政府补贴把家里的民宿建好,这两年游客多,年收入翻了好几番。”扎尕那代巴村村长卓玛交告诉记者,现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借当地不断攀升的游客流量,开起了民宿当上了老板,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幸福指数提高了不少。

  近年来,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当地政府花大力气提升扎尕那的基础 设施和人居环境,将文旅产业打造成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据了解,2023年该县全年接待游客413.1万人次,而全县人口为5.1万人。

  在了解了几户村民通过打造原生态民宿发家致富的故事后,海外华媒代表们赞叹不已,新西兰BNE佳讯全媒体集团董事长张书豪表示,这次来到扎尕那感受到了当地民众的勤劳和智慧,他希望将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故事带回新西兰,让更多游客来亲身感受这个“宝藏”民族村寨,深入了解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特色。

  在扎尕那采访过程中,时而下起雨,时而又晴空万里,智利南美新闻网总编辑王雪琰面对此情此景时说,这样的自然景观在智利也有类似的场景,然而淳朴亲切的村民与生态和谐共生的景象,在扎尕那采访期间留下深刻印象。(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新时代。

  尽管行业的整体颓势明确,但内部的分化则越发明晰,回顾2022年,央国企背景的开发商表现逐渐优于民企开发商,至下半年明显拉开差距。

  24小时的守护,还在许许多多的医疗机构发生。

  方案一轮轮设计,数不清的大型试验、设备安全性试验、适航审查会议,制造符合性检查工序、总装指令,遇到的艰难与险阻不胜枚举,各大机体供应商联合制造,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参与项目,研制团队与广大参研单位携手并进、奋力前行,抱着“国之重器,救民水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自主创新,突破了高抗浪船体、气水动布局关键技术,研制出了全球最高和收放结构最复杂的起落架;解决了复杂船型机身的制造及气、水密铆接等难题,初步建立了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工艺和生产制造标准体系;AG600飞机的适航验证和审定工作也极大提高了国内民机适航符合性验证水平,有效推动民机适航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为民机研制产业培养了一支专业的委任代表队伍,填补了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技术体系和专用适航条款空白,开启了AG600的新时代。

  《只此青绿》选择用古今对话、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以当代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展卷人”为贯穿人物,通过其潜心研习画作,进入希孟的内心,见证其呕心沥血地追寻“青绿”意象的创作过程来展现这幅名作背后的故事和深层意蕴。高广健表示,“希孟的创作心路历程,与成就画作背后工艺的国之工匠形成情感联结、时空交握。这样的叙事结构,无疑用惯常的舞美设计经验无法完成。必须找到新的视觉叙事语言,方能展现这场‘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

  <strong>黑龙江推动筑牢粮食安全屏障</strong>

吴家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