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数字化保护古籍 探索古籍产业化发展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22 21:45:08

  中新网长沙6月21日电(曹静)古籍是历史长河中遗留的珍贵宝藏,蕴含着难以估量的文化价值。目前,古籍面临的难读、难懂、难识别成为其利用及传播的壁垒。

  近日,由湖南图书馆、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和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共同合作的古籍数字化第一期实训项目圆满结束。

  湖南图书馆馆藏古籍图书80余万册,其中古籍线装书约68万册(含善本5万册),193部古籍已入选一至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又有数万件单幅文献,如字画、契据、状纸、官府告示、奏疏、上谕、功牌、执照、信札、试卷、照片、货币等,种类繁多。其中,宋元递修刻本《说文解字》是现存最早的刻本,可谓“镇馆之宝”。

  湖南图书馆副馆长任重表示,湖南图书馆将建设古籍数字化平台,集中发布古籍数字化资源,使用户可在线阅读,积极探索古籍产业化发展模式,让古籍更便捷更广泛服务于社会大众。

  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可提供文化数字化产业应用解决方案。该创新中心理事长李武望说,古籍数字化不仅是存储在硬盘里、罗列在数据库里的数字化,更应是对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产业生态的焕活。“与湖南图书馆、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合作也是打破古籍数字化领域人才稀缺困境的一种方式,为数字化时代下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新样板。”

  湖南师范大学文创设计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负责人苏丰认为,要充分发挥学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到古籍数字化工作当中,能够真正实现学校与产业、教学与实践、理论研究与成果转化的链接,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湖湘文脉的体认,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目前,古籍数字化第一期实训项目运用数字化技术让古籍从纸张实体成为数字资产,使古籍不仅在学者之间“活起来”。

  近年来,湖南图书馆在古籍数字化方面还针对馆内所藏古籍多次开展古籍实物修复、数字采集及存档工作,不断探索古籍的利用与传播方式,努力做好文化继承者、传播者和创新者。

  接下来 ,三方将基于采集的古籍数字化成果,在古籍可视化、古籍文创、古籍科普图书等方面做系列创造性转化工作,进一步推进古籍的传播和应用。(完)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民既是网络家园的参与者,也是建设者,更是维护者。通过鼠标键盘,网民记录身边激动人心的故事、感人肺腑的事例,带动更多的人向上向善,助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五个一百”,汇聚网民精品力作,网聚强大的正能量,让网络空间更加风清气正、精神家园更加美好。

  “过年好,这是为您准备的‘上车饺子’。”身着红色制服的列车员为旅客递上热乎乎的水饺,春联福字增添了春运车厢的喜庆气氛。中国最北高寒地区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平稳往返哈尔滨站,动车组在春节前夕安排了哈齐、哈牡、牡佳高铁及哈佳铁路运行,增加返乡运力。

胶州剪纸、胶东花饽饽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2/3584820443.png" alt="四海同贺中国年丨多国人士为中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 />

  北极边境派出所的23名民警平均年龄只有30岁,他们用青春对抗着严寒,守护“神州北极”的平安。民警杜瑞峰说:“只有荒芜的边疆,没有荒凉的青春。在北极一样可以建功立业”。

  包容的饮食习惯影响了王敦励的性格:在大陆生活近十年,他在南方沿海城市工作,闲暇时间去游历西北风光,喜欢上“讲究又大气”的西北美食:“西北菜的原料和工序很严格,但摆盘实在、满足,一如当地人的性情。”

刘怡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