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参事于平:中轴线上蕴含的智慧有助于现代城市发展

来源: 北青网
2024-06-01 03:28:06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应妮)作为2024“‘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之一的“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进校园”活动5月30日走进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政府参事于平为师生们带来了主题为《世界遗产视角下的北京中轴线》的讲座,百余名首师大师生参加了讲座。

  中国拥有57处世界遗产地,是世界遗产大国,为世界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范例”。于平在讲座中详细讲述了世界遗产的概念、分类、现状,以及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标准等相关知识,并在世界遗产传承保护框架下,深入浅出地阐明北京中轴线的重要价值。于平指出,北京中轴线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结晶,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大国首都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都城营建的杰出范例,见证了改变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更见证了中华民族信仰的包容性、多元的社会生活。于平在讲座中以壮美中轴、文化中轴、永恒中轴为主要线索,全方位、多角度讲述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她表示,北京中轴线形成了纵贯北京老城、具有极强礼仪性的建筑序列,是中华文明营城理念绵延发展、不断再现的经典见证,其中蕴含的城市管理理念和智慧,将有助于北京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品质。

  本次讲座采取了线下讲座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面向“‘京’彩文化青春绽放”的高校与社会公众同步开放讲座内容,让更多高校学生与社会公众有机会了解中轴线文化遗产知识,激发学生和公众更加自 觉地加入到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

  据了解,“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进校园”活动旨在通过讲座加强对中轴线文化内涵挖掘、价值阐释和传播,更充分地讲好中轴线故事。接下来,活动还将陆续走进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多所高校,让更多高校学生及社会公众有机会了解中轴线文化遗产知识,扩大北京中轴线的影响力,吸引更多高校师生自主探访、了解中轴线,成为中轴线文化传播的志愿者。(完)

  2022年11月初,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先后表决通过“防止外空军备竞赛的进一步切实措施”“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从国际安全角度看信息和电信领域的发展”三项决议,其中均写入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是联大决议连续六年写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意见》将科技激励机制视作系统工程,不仅进行顶层设计,还从制度、导向、保障、环境等角度规划了重点要求和举措,每个环节都给出了实际落地的切入点和关键步骤。”刘萱认为,激励机制发挥作用是个长变量,激励机制的完善和形成良性循环,需要上下联动和多方配合,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反馈和优化。

  新华社地拉那1月16日电(记者章亚东)中国与阿尔巴尼亚16日在阿首都地拉那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尔巴尼亚共和国部长会议关于互免持公务普通和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

  “供电所吗?我是赵庙村韩玉荣的邻居,老人家中突然停电,家里就她一个人,大冬天没有电……麻烦你们过来帮忙修一下。”

  摊主何先生的四千多盆年桔,就产自位于广东顺德亲戚家的农场。每年春节前夕,亲戚都会给他运来几千盆,供香港市民在年宵花市上选购。而正月里忙完了花市,他也会回到顺德探亲访友,看看年桔的长势。

  当前,物业管理正在逐步探索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及科技密集型发展转型,智慧化建设成为物业服务行业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的发展方向。陈海照告诉记者,未来,智慧物业建设将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基于社区和城市服务场景,以业主为中心,将业主、物业服务、社区智能设备、城市服务及周边商业结合在一起,并进一步协同保险、银行、证券、贸易、物流等资源,实现人、设备、服务的互联互通,物业服务将更加优质高效,业主生活和城市服务将更加便捷。

黄俊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