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海(国际)花展开幕 “名画花园”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13 05:28:24

  中新网上海4月18日电(记者 陈静)春风十里,满城花开。550余种世界各地的月季花,2000余种(品种)新优植物,40亩的大地花海,源于多幅名画的不同展园……2024上海(国际)花展18日拉开帷幕。

  今年的上海(国际)花展以“花‘汇’,让上海更美丽”为主题,“花中皇后”月季成为主题花,“三个主会场+六个分会场+多个城市主题节点”,在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繁花似锦”的春日美好。

  如今,上海(国际)花展逐渐成为沪上乃至长三角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园艺展览。据悉,今年,上海(国际)花展从开始探索从行业花展向城市花展转型。本届上海(国际)花展主会场首次跨出上海植物园,拓展至徐汇滨江和临港新片区。主会场的月季涵盖8大花型。主办方重点推出中国企业、科研机构自育的24个品种,43个国内外获奖品种。

  据悉,月季是一种原产中国、能重复开花的蔷薇属植物,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在中国文化中,月季象征长乐、长春、长安、长寿、永恒、吉祥,又名“长春花”“月月红”。250年前,中国古老月季传入欧洲,与当地蔷薇杂交,才产生了品类纷繁的现代月季。

  在徐汇滨江主会场,记者看到,以生态人文为特色的“长三角花园”成为最大亮点。展园设计灵感和意境均源于西岸美术馆展出的名画,比如:杭州展园“富春山居生态浙里”源于《写生珍禽图》,南京展园“山水雅集”源于《山水和册》,嘉兴展园“灵岩山色”源于《灵岩山色图》,上海展园“沪赏山水”源于《兰亭修契图》,南通展园“幻境桃源”源于《桃花源》,合肥展园“牵手”源于《可惜无声·花草工虫册》。徜徉在一个个“名画花园”中,游客尽赏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在上海植物园主会场,记者看到,“未来设计师”板块以“引导公众热爱植物和自然的社区花园”为命题,面向全国组织了“未来花园设计师作品”征集评选活动。来自全国27个省市、168所院校,共计520支团队报名,最终8个团队获奖并布置了展位。上海植物园方面表示,这些展示青春力量的作品不仅体现了较高的园艺创意水平,更在关注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保护物种栖息地方面形成高度共识,彰显了花展面向未来的特色,即:通过培养和发现年轻园艺师,将“生态种子”播撒开去。

  花展开幕当天“草木生光辉:航向世界的中国植物”展在中国航海博物馆同步启幕。该展览以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植物为展示对象,采用“文物+植物”的跨界组合将大自然引入博物馆中,讲述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航向世界、惠泽众生的中国植物故事。

  除了三大主会场,本届花展还设立 了六个分会场和多个城市主题节点,民众在家门口就能赏花观展。(完)

  2022年,刘玮荣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谈起获奖感受,她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我很骄傲,奖项一方面是对我的重要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对我的鞭策,它激励我砥砺前行、勇攀科学高峰。”

  随着首批归化球员侯永永离开北京国安,目前还在中超联赛效力的归化球员仅剩蒋光太和李可,但综合一些情况来看,李可离开或许也只是时间问题。

  “冰立方”玩冰壶可享受冬奥赛道

  多个地方此前积极探索补贴形式,减轻多孩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如,吉林为育龄家庭提供最高20万元的婚育消费贷款,按生育一孩、二孩、三孩分别给予不同程度降息优惠。江苏补贴企业女职工产假期间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用,生育二孩的补贴50%,生育三孩的补贴80%。

  中国历史上的商王朝,从司马迁笔下的区区三千言,就这样转换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甲骨……也正是殷墟的成功,使得中国考古在起步那天起,无论研究对象还是方法,都走上了一条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证经补史”之路。美籍华裔学者张光直曾把这称为“考古学的成见”,他不无遗憾地说:倘若“连续数年发掘的第一个遗址,不是殷墟……培养出来的一代专家,不在历史学而是在史前学的领域内,很可能中国考古学会走到另一条路上去。中国的考古学会注重生态环境、植物、动物、土壤的研究,注重陶片分析、遗址分析和石器分析等等,就如西方的那样。”

  北京外国语大学印尼语教师汉迪·尤尼亚多表示,中国政府在制定防疫政策时优先考虑人民生命安全,保障了公共健康。“得益于中国的防疫举措,这3年我在中国工作生活很安心。”在他看来,中国政府持续加强防疫科普,开展健康教育,对公众关心的病毒传播途径、规范消毒、个人防护等方面知识进行解读,增强了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张美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