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 打造“群峰耸立”产业格局

来源: 红网
2024-06-13 15:27:14

  中新网济南6月12日电 (吕妍)6月12日,在潍坊市安丘市精华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我们自主研发的天然石墨粉碎分级球化新技术,让设备占地面积降低50%、加工能耗降低30%、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公司副总经理王克明向记者介绍说。

  上述企业是山东实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的一个典型代表。近年来,山东通过政策引导、精准服务,围绕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积极建立由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组成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群峰耸立”格局。

  “加强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对于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安丘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潘淑娟说,安丘50家企业入围山东省2024年度第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数量较上年同期实现翻番式增长。

  同样位于安丘市的汶瑞机械(山东)有限公司是山东省级“专精特新”与“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包括制浆造纸洗、选、漂等60个门类,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1000多家企业服务。

  “公司研制的‘螺旋布浆高效五辊洗浆机’在国内制浆造纸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达70%。”汶瑞机械(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华说,该公司创新研发产品,以智慧化、绿色化促进造纸产业节能降耗、提质增效,努力实现造纸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高效发展。

  安丘市优选创新能力强、成长势头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纳入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培育,用“百企倍增”“造林育苗”等行动带动产业集群式发展,构筑起从孵化培育到扶持成长,再到发展壮大的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

  目前,安丘市建立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企业、瞪羚企业等4个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总量达到300余家。

  菏泽鲁西新区同样在开展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能级提升。

  走进位于菏泽鲁西新区的狮克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农场内,养殖大棚里,黄粉虫沙沙作响,正以听得见的速度茁壮成长;实验室里,多个课题组的科研人员有条不紊地做实验……在这里,以科技创新促进生态循环种养的“科技小院”,正不断激发现代农业新动能。

  “添加了黄粉虫的水溶性肥料,吸收率高、低碳环保,且有利于土壤改良。”狮克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孟伦说,依托“科技小院”的研发力量,该公司研发了130多款能适用于不同农作物的有机肥料,年产2.7万吨,远销中国各地和海外市场。

  菏泽鲁西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平台载体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激励评价机制完善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帮助企业深入推进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化运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近日,在位于聊城市临清市的山东博特轴承有限公司精细加工车间内,80余台设备正在“自动自发”地高速运转。

  山东博特轴承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涛表示,该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增强创新能力,深耕薄壁特种轴承领域20余年,不断提高轴承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创新为企业打开了广阔的市场。“我们公司专注于薄壁轴承的生产研发和市场开拓,今年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4850万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6.9%,其中出口额为1820万元,同比增长3.8%,在薄壁轴承领域中国市场占有率已连续三年位居第一。”公司销售经理徐贵宁说。

  目前,博特轴承订单应接不暇,第二季度生产计划已经排满,产品在工程机械、航空航天、机器人、医疗器械、半导体制造设备等高端市场与国外知名品牌展开竞技。

  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是临 清市轴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该市不断推动传统轴承产业链融通发展、智能化转型升级,将“低小散乱”的传统产业成功转型发展成链条完善、功能齐全、活力强劲的产业集群。目前,临清市拥有5100余家生产制造企业,吸纳20余万人创业就业,年营收500余亿元,跻身中国五大轴承产业集聚区。(完)

  夜幕下,位于海甸岛的“天空之山”驿站和华彩·海口湾广场,灯火通明、人流如织,众多市民和游客在此消费休闲,体验滨海城市的独特魅力。冯飞在走访中了解驿站运营、商场招商及假日活动开展情况,他指出,“五一”假期旅游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是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节点。要充分结合优质文化资源,举办更多契合潮流消费的时尚活动,丰富消费业态、提质消费供给、激发消费活力,更好满足群众消费需求。

  申聪回家后,申军良便出门找工作,那时他才发现,自己早已和社会脱节了。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面试技巧,几乎也没有适合他的工作。

  对这个问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没有正面回答,他反问:“为什么中国年轻的科学家总处于‘饥饿’之中?”

  今年一季度,常州、烟台GDP分别为2184.2亿元、2246.18亿元,增速分别达到5.7%、5.4%,均跑赢全国平均水平。

  站在当下的十字路口,我们更需要回答:基础研究需要怎样的资助方式,什么是真正的基础研究?“无用”和“有用”间如何平衡、转化?为何中国的基础研究一直缺乏对全人类有影响力的原创性、前瞻性成果?

  直新闻:中国元首强调的“中方既不会隔岸观火,也不会拱火浇油,更不干趁机牟利的事”,是外媒引述提及率最高的金句,这又意味着什么? 

刘均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