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800件海内外大学生艺术创意作品上海“争艳” 凸显“AI+艺术”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6-17 19:23:32

  中新网上海6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来自海内外多所高校大学生创作的800多件艺术创意优秀作品15日正在张江当代艺术馆内展出。

  这些作品都是第九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季推出的优秀作品。据悉,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创建的“汇创青春”文化创意品牌以“孵化创意梦想,搭建创业平台”为宗旨,助推高校“立德树人”文创教育成果与市场创新创意产业的无缝对接,服务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整合。

  据介绍,第九届“汇创青春”以“红色筑梦,青春创想”为主题,通过形式多样的青年大学生的文化创意作品展示和表演,彰显当代青年学子对城市文化等的创新性解读。自 今年3月正式启动以来,在沪的十多所高校,分别承办了本届“汇创青春”九大类创意文化作品的分类征集及展示,包括环境设计类、互联网+文化创意类、数字媒体艺术等,吸引了来自海内外一百多所高校的学生积极参与,参赛人次达数十万,参赛作品逾八千件。

  据了解,本届“汇创青春”的作品凸显AI技术与艺术创作的深度融合,赋予艺术作品崭新的表达形式和深刻的科技人文内涵,丰富艺术内涵与外延。相关作品注重用创意创新成果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并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艺术互鉴,促进文化的全球多元融合。上海市教委方面介绍,优秀作品汇展是“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季的“收官之举”,是从前期分类展示的八千余件作品中遴选出内涵丰富、创意独特的优秀作品进行集中展示。

  记者看到,在张江当代艺术馆的户外舞台上,服装设计类和戏剧舞蹈类优秀作品展演让在场观众直接感受艺术的魅力。艺术馆一楼展厅以视觉艺术、综合艺术、环境艺术、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等类别的大学生优秀作品为主,用绘画、雕塑、摄影、服装等多种艺术形式,诠释多元文化的艺术精粹。艺术馆二楼展厅汇集了海报设计、工艺美术、音乐戏剧、互联网+、数字文创等类别的精彩作品,用独特的视听语言传递艺术作品的丰富情感,推动科技元素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通过数字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创新应用为观众带来全新的互动体验。

  主办方表示,“汇创青春”活动不断打通“学生作品—孵化产品—文创商品”转化通道,实现“需求链—培养链—人才链—供应链”有机连接,对优化长三角文化创新创意产业发展生态环境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也为探索高校“立德树人”文创教育成果与市场创新创意产业无缝对接模式提供了创新平台。(完)

  2022年立春之日,一段团结与梦想的故事从北京起笔,全球共襄北京冬奥会的盛举,人们共享奥林匹克的荣光。“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有着强有力的牵引作用。”“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一场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盛会,给世界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国家形象。

  当天,参加聚会的有美国前驻华大使特里·布兰斯塔德、曾经两次负责访问接待工作的萨拉·兰蒂女士、习近平主席的老朋友卢卡·贝隆先生,还有马斯卡廷当地热爱美中友好的年青一代。

  鞭春牛是祭祀活动的重要环节。当地孩童扮成牧童句芒,一边手持彩鞭鞭打春牛,一边唱着《鞭春喝彩谣》。老农则牵着角挂大红花的耕牛,开启新春“第一耕”。

  “受益于通关便利化改革,我们有近6万单货简化了海关审核流程,作业工时减少500多个小时。眼下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我们对今年的出海业务信心满满。”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永强说。

  临近元宵佳节,外国友人还在古城内亲身体验了元宵制作过程。“自己制作元宵太有意思了,这个过程也让我更加了解和欣赏中国的饮食文化。元宵也叫汤圆,吃了元宵,一家人欢欢喜喜,团团圆圆。”来自博茨瓦纳的玫瑰现场品尝完煮好的黑芝麻味元宵后,称赞非常美味。

  <strong>用好宝贵冬奥遗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strong>

崔凤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