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文学笔会在厦启幕 共探两岸融合新路径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6-24 12:18:45

  中新网厦门12月17日电 (记者 杨伏山)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文学笔会15日至18日在厦门市及泉州市举办,两岸作家和评论家受邀与会一起交流探讨,共同谱写两岸文学融合发展的光明前景。

  由中国作家协会港澳台办公室指导,福建省作家协会、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本届笔会,由主题研讨会、采风活动组成。

  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林丹娅主持16日举行的笔会开幕式。

  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一级调研员林秀美在开幕式致辞中称,经过多年耕耘,海峡两岸文学笔会已成为福建重要的文学品牌活动。希望两岸作家依托海峡两岸笔会平台,围绕主题,积极发表真知灼见,进行观点交流,为推动海峡两岸的文学创作和研究贡献智慧和力量。

  林秀美说,期望参会作家多体会、感受福建独特的历史风貌和风土人情,用手中的生花妙笔展现福建的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为福建留下浓墨重彩的优秀篇章。

  厦门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春洋表示,福建与台湾血脉相连,处在两岸融合发展最前沿。多年来,厦门市文联充分发挥对台区位人文优势,努力探索实践“以文为媒”,推动两岸融合的新路径。

  台湾作家、亚洲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朱振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报刊撰写美食文章,在他笔下,天南地北的各色美食跃然纸上,每一道都兼具历史与文化之味,也牵起了两岸共同的味觉记忆。

  他说,希望通过本届海峡两岸文学笔会,深入探讨两岸美食文学的弘扬和传承, 进一步加强两岸的文学交流,让两岸美食通过文学让更多人看见。

  “文风盛两岸,如今更胜昔。”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刘岸表示,期待两岸文学界通过笔会,不断增进海峡暨港澳等地作家的创作交流、情感联系,共同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携手让文学在新时代焕发崭新光彩。

  开幕式结束后,来自海峡两岸的9位嘉宾代表,围绕“文学的两岸融合与发展”研讨会主题,与厦门本土作家进行热烈的研讨交流。

  在接下来的笔会期间,两岸嘉宾将共同走进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洛阳桥、德济门遗址等地参观、采风、研讨,深入了解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积累创作素材。

  海峡两岸文学笔会自2013年举办以来,迄今已走过十年历程。(完)

  与第一点相比,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其实,唐代的文人段公路在《北户录》“食目”的注中,引用了北齐颜之推的话:“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偃月”是半月形的意思,此处“馄饨”是半月形的记述。时代不同,“馄饨”曾有“乌冬(饂饨)”及现今的“云吞”两种意思。“乌冬(饂饨)”当然不是半月形的,“云吞”也不是半月形的,仅从形状上来考虑,颜之推所说的“馄饨”不是今天的“云吞”,而是饺子或是饺子形状的点心。

  对于当下的城市,谁抢占了新能源车发展先机,谁就能加速抱紧汽车产业这个产业链条最长、涉及面最广的产业,谁就有可能找到打开新一轮制造业发展局面的“钥匙”。

  四是开展公众出行宣传引导,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和春运保障窗口加强宣传,发布出行信息,引导旅客错峰出行,提醒旅客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清洁工作。另外,建议大家加强监测,避免带症状乘坐交通工具,做好旅途中的个人防护。

  于是,这就有了1989年春晚上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英雄母亲赵丽蓉遇上了要宣传典型的电视台记者侯耀文,也就有了“司马光砸缸”“司马缸砸缸”的经典对白。

  在中国,地区不同,饺子的形状和内容差异很大。提到饺子,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是半月形的,但在中国东北的农村地区,也有像春卷那样圆筒形的饺子。同样是半月形的饺子,有带褶的和不带褶的。在北方,大部分饺子都是带褶的,而长江以南地区经常能看到不带褶的饺子。

  那么,《山家清供》中所引用的“椿根馄饨”中的“馄饨”有可能是今天的“云吞”吗?元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有“馄饨皮”一项,详细介绍了馄饨的制作方法:

周益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