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籍股东开办经营主体近4000家 港澳创业者缘何逐梦佛山

来源: 南风窗
2024-06-02 01:41:48

  港澳籍股东开办经营主体近4000家

  港澳创业者缘何逐梦佛山

  在佛山,一股面向港澳的揽才热潮正在兴起。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城市之间人才、技术等创新创业资源的流通日益频密。在佛山抛出“绣球”的同时,越来越多港澳创业者也将佛山作为逐梦之地。

  “我算是最早一批在佛山创业的香港青年,现在一日之内往返佛山、香港两地已经成为常态。”7年前,叶兴华在佛山创办工合空间,致力成为大湾区的“超级联系人”。如今,以佛山为总部,他的“联系人”网络已经拓展至北京、天津等10多个城市。

  像叶兴华这样的港澳创业者并非个例。截至今年1月,佛山由港澳籍股东开办的经营主体数量近4000家。港澳创业者为何选择佛山?他们又在此上演了怎样的逐梦故事?

  南方日报记者 王芃琹  见习记者 吴碧霞

  立足佛山

  抢占市场新风口

  今年3月,一条“轨道交通可刷掌乘车”的新闻在重庆引起热议: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全线引入了掌静脉识别系统,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大规模应用掌静脉识别的轨道交通线路。下阶段,待该系统通过内测正式上线,乘客只需在检票闸口抬手“刷掌”即可顺利进站,乘车体验更高效、更便捷。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前沿的生物识别技术系统,是由佛山育脉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研发的。

  “掌静脉特征识别技术因其源于人体内生理特征,具有不易磨损、稳定、难以伪造的特点,相当于个人的静态二维码,可利用近红外光反射原理进行非接触式识别,其隐私性与安全特性要优于人脸识别。”育脉科技创始人兼首席营销官王天明介绍,用户只需悬空手掌即可完成身份验证,大大提升了通行效率与安全性。不仅如此,该系统的误识率达到了千万分之一,误拒率为十万分之一,准确度极高。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引领着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孕育了广阔的市场机遇,也成为创业新风口。2021年,看中静脉识别技术这一细分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95后”香港青年王天明在佛山创办了育脉科技,与公司初创团队一起着手研究适合推向市场的产品。

  如今,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越来越多港澳新生代创业者从中嗅到商机,依托大湾区丰富的资源与广阔的市场,抓住“风口”乘势而上。

  如果说,王天明看准了科学技术迭代的前沿趋势;那么,来自澳门的邓嘉欣则抓住了消费场景升级的旺盛需求。

  邓嘉欣是一名在佛山创业的澳门青年。2021年底,她在机缘巧合下接触到“直播带货”,也由此掀开了事业的新篇章。

  彼时,这一行业正处于上升期,有着巨大的用户流量涌入。看中这一风口,邓嘉欣与创业伙伴在佛山共同创办了抖来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要为个人及企业提供直播培训、短视频宣传及账号代运营服务。

  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邓嘉欣的公司发展很快步入轨道。“公司成立头两年,业绩每年都是翻倍增长。”她介绍,创业至今公司总营收已超过1000万元,培训学员超2000人,帮助商家引流转化的商品交易总额过亿元。

  去年,抖来米被精鹰传媒集团并购,其品牌、营销、渠道和管理等多方面资源矩阵得到进一步拓宽,也由此开辟了全新的业务板块与市场。

  人气上涨

  年接待超百个港澳考察团

  为什么选择佛山?这应该是每位港澳创业者经常被问的问题。

  在王天明看来,佛山优越的区域位置和较低的创业成本,是吸引他在此创业的重要原因。“佛山东倚广州、靠近港澳,借助轨道交通可快速通达大湾区内各个城市,到香港也仅需一个多小时。与广深相比,佛山的各项创业成本相对较低,更符合公司当下的发展需求。”接下来,他计划立足佛山,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

  而对邓嘉欣而言,佛山规模庞大的传统产业为她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我们一开始选择以家居建材类产品切入直播带货行业。家居建材行业的痛点是复购率低、客单价高且客户考虑周期长。而直播带货既可以解决企业获客渠道单一的问题,也能让消费者更高效地了解产品,对企业来说属于低成本、高回报。”不仅如此,彼时佛山从事家居建材类产品直播带货的人很少,属于小众赛道,这也让她快速站稳脚跟,赚得了“第一桶金”。

  不同的人,选择佛山的理由或许各不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城市之间交流日益深入,软硬件配套不断完善,包括佛山在内的大湾区城市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港澳创业者的目光。

  “就在上周,我就接待了两批来自香港的考察团。”作为一家创业孵化基地的运营者,叶兴华切身感受到佛山“人气”在快速上涨,“这两年来考察的人明显多了起来,一年接待100多个来自港澳的考察团,大部分是由高校和商协会组织,希望来了解佛山的创业环境与市场机遇。”

  2017年,《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当时,正在内地工作的叶兴华从中嗅到了商机。

  “我来内地工作后发现,很多港澳青年来内地,会面临各种问题,包括交通、子女就学、申请人才公寓、开公司的流程等,需要有经验的人为他们提供一些指引。”因此,叶兴华萌生了一个想法——打造一个专为港澳青年来大湾区创业提供资源对接服务的平台,“相当于做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

  很快,叶兴华的想法得到了佛山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工合空间于2018年正式运营。数年间,平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已服务超300个团队与企业,其中大部分来自香港。不仅如此,不少平台会员已在佛山成功落地,事业实现快速扩张。

  “我相信,随着港澳青年对佛山的了解不断深入,未来将有更多人来这里创新创业,追逐梦想。”叶兴华说。

  主动服务

  千方百计提供干事创业平台

  不同个体的创业故事,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发展浪潮。

  这些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平台争相涌现,基础设施通道迅速扩容,机制规则衔接进程提速,这里已然成为粤港澳青年创业就业的“沃土”。

  在此背景下,佛山也将对接港澳摆在了突出位置,多次围绕这一工作作出部署。仅去年,佛山便先后提出“要研究建立共建共享共赢机制,拓展‘香港科技创新+佛山制造’‘香港品牌设计+佛山制造’‘香港金融服务+佛山制造’等合作新空间”“要发挥双方互补优势,通过‘港澳研发+佛山转化’,推动一批科创成果在佛山落地转化,促进港澳人才向佛山流动”。

  今年以来,佛山更是出动出击,解锁了多个“第一次”:成立首个“佛山香港人才会客厅”,打造佛山招才引智的重要平台和两地科技创新资源对接的“桥头堡”;聘请首批香港引才顾问,推动香港人才与佛山产业精准融合。

  与此同时,佛山也着力在平台载体、政策扶持、金融配套等多个维度提供支持,千方百计为港澳青年提供干事创业平台。

  “抖来米公司成立后入驻了佛山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享受了场地租金全免、水电物管费全免、办公设备免费使用的优惠政策。”邓嘉欣说,公司在拿证审批、对接资源、员工社保、创业补贴等方面,都享受到了来自各级政府提供的服务。

  邓嘉欣口中的佛山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正是佛山围绕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打造的重要平台载体。该基地由主园区及南海、顺德两个分园区组成,成功入选了首批粤港澳大湾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截至今年1月,“一基地两园区”累计引进项目1 76个,带动就业人数660人,其中港澳项目98个,在孵项目年产值约1.08亿元。

  在扶持政策方面,佛山也拿出了十足诚意。其中,市一级出台了促进就业九条,对港澳青年就业创业进行全方位扶持,并对入驻港澳基地主园区的所有项目实行最长三年场地租金全免,水电物管费全免、办公设备免费使用的优惠。南海和顺德也出台了相关扶持办法,涵盖租金补贴,项目落户、生活扶持等方面,全方位扶持进驻基地的港澳青年。

  当然,在云冈石窟逐渐成为一门显学的过程中,也不乏中国学者的身影。1919年,史学家陈垣就发表了一篇题为《记大同武州山石窟寺》的文章,对云冈石窟的历史进行了考证,11年后他又发表《云冈石窟寺的译经与刘孝标》,首次论及云冈的译经活动;1926年,陈万里撰文《云岗石窟小纪》;1929年,叶恭绰写作《大同云冈石刻毁失记》,呼吁对石窟加以保护;1933年,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一行考察云冈,并撰写了《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从建筑专业角度阐释了云冈石窟的价值,同年,顾颉刚也编辑了《云冈造像史料》;1936年,周一良发表《云冈石佛小记》 ,大同学者白志慊出版《大同云冈石窟寺记》……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中国学者的研究虽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但未能建构出足够全面而精细的理论系统。因此与许多古迹研究相似的是,云冈在中国,云冈研究却在海外。

  但在用“成本收益”的眼光评判专业和职业价值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了学习一门专业、从事某项职业的“人”。专业和职业的关键意义在于:在高度分工的现代社会,劳动者必须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发挥其心智活力,进而实现自身价值。一门合适的专业、一项有意义的事业,定能激励人专注踏实地把事做好,让人从一项项具体工作中获得成长和进步。只有这样,人、专业和工作三者方能实现契合。

  “刚好洛杉矶火花目前处于重建阶段,然后她们看到了我在世界杯上的表现,所以也算是对我的一种认可,同时也是对中国女篮的一种认可。”

  “三年的新冠疫情对民航发展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民航局局长宋志勇公开透露,去年有8家航空公司资不抵债,而对于已经到来的2023年,民航局则定下了力争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

  刘小明还曾多次回应社会热点问题,比如春运、网约车、出租车“份子钱”等。对于“份子钱”,他表示,“份子钱”不是万恶之源,关键在怎么进行确定。

  《反胁迫工具法案》显示,如果欧盟成员国提出胁迫上诉,欧盟委员会将最多花两个月的时间进行初步调查。此后,欧盟各国政府将投票决定第三国的经济措施是否对欧盟成员国构成胁迫。如果投票通过,第三国将被要求立即停止胁迫措施。如果谈判失败,欧盟委员会将采取反制,包括提高进口关税、吊销进出口许可证、限制参与欧盟公开招标等12项措施。路透社28日报道称,预计该法案正式通过后,将于2023年下半年生效。

黄钰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