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议AI时看见农村

来源: IT之家
2024-06-10 20:30:32

  一群穿着深色西装的全国政协委员走进驻地电梯,其中一位说到“ChatGPT”,马上有人加入讨论,“会不会有一天,AI(人工智能)要帮我们写提案”。

  这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个典型场景。“人工智能”作为热词出现在会场内外的很多讨论中。与之相关的,还有大模型、机器人、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

  3月5日,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被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要全面推进“AI+”行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谈到,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大模型能力赋能重点产业体系,推动产业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成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迈向高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倪闽景表示, 科学教育不是高科技教育,万物皆可研究。农村地区也充满了科普的资源,每一块泥土、每一朵鲜花、每一片晴朗夜空都是科学探索的好机会。

  在“高科技”被热议的同时,很多委员主动说起了农业、农村和农民。

  经济界别的小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发言中谈到,新质生产力不能全集中在工业领域,也不能只聚焦“IT”数字经济,人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油瓶子,都是“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委员们要多关注、多支持。

  刘永富指出,中国的农产品数量虽然很大,但成本偏高、质量不够高。在分析我国木本油料发展遇到的困难时他认为,并不缺乏政策支持,最大的问题在科技方面,呼吁科技和金融支持农业发展。

  3月8日,在全国政协民革界别的小组会上,委员们讨论上午发布的“两高”工作报告。有委员提到,数字经济、新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新业态,随之而来的侵权违法犯罪行为也更加复杂和多样,建议“两高”多关注。随后,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马传喜就主动聊起了农村的基层治理,“要对农村地区给予高度重视”。

  政府工作报告“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一项是这样写的:“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

  用人工智能为乡村振兴赋能,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曾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对媒体表示,当前,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农业企业相关人才缺口很大。要培养能把新一代生物科技和数字科技应用于农业的对口人才,以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

  “村庐依古树,烟棹钓深泓”,正是《富春山居图》中的诗意栖居,给了王红旗打造镇江市“黑珍珠”标杆餐厅的灵感。

  在勘探方面,今年中国海油的勘探策略为“在新区、新领域、新类型、新层系上争取重大突破”,包括油气并举、稳油增气;深化渤海,加快南海;持续加强风险勘探,寻找储量接替区等。

  <strong>瞄准“印太”,能力却被质疑</strong>

  此外,美方还要回应国际社会关切,立即停止在全球搞核扩散的危险行为。近年来,从伙同英澳成立“奥库斯”搞核潜艇合作,到妄图把“核共享”模式复制到亚太,再到纵容日本排放核污水入海计划,美国已经成为全球核扩散的最大威胁。

我国外贸顶住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

  2023年,贵州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达到2.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0%左右。

薛木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