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原拆原建的“上海模式”

来源: 百度新闻搜索
2024-05-31 22:17:52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张馨予

  发于2024.6.3总第1142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在上海采访的那几天,每次与那些在老旧小区住了几十年的居民聊天,我总会在他们脸上看到一种混合着骄傲与愤懑的神情。当年能住进这样的住宅楼绝对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只是随着时间推移,老房不再带给他们优越感, 只带来各种生活上的不便。

  在一些城市,居民在原拆原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居民自主发起,居民主导,居民参与住宅楼设计,居民出资一部分。而上海的独特之处在于,老旧小区的拆除重建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动,政府对于全市老旧小区拆建有一个长远规划,并且,一个小区动辄上亿元的拆除重建费用完全由政府出资。

  为什么上海会对原拆原建采取如此大包大揽的做法?在了解上海住房建设的历史之后,我的疑问才得到解答。

  1949年之后,上海建设了一大批工人新村。到1978年,上海新增住房面积1756万平方米,其中工人新村就占1139万平方米。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工人新村存在诸多问题。最突出的是,工人新村几乎都是一套房子分配给几户人家,两三户甚至七八户居民共用一间厨房和卫生间。几十年来,“厨卫合用”不仅是居民矛盾的导火索,也带来了种种安全隐患。2022年上海新冠疫情暴发期间,新增病例主要就集中在容易导致病毒传播的厨卫合用的工人新村。因此,上海更有动力自上而下地“消灭”厨卫合用的老旧小区。此外,除了上海,全国恐怕也没有几个城市拥有这样的财力。

  必须承认,不需要居民出一分钱的原拆原建非常奢侈。正因如此,当许多城市的老旧小区原拆原建到最后落得一地鸡毛,上海老旧小区的居民或许能感受到更多温情。

  然而即便是这样,原拆原建项目在上海也并不是总能够顺利地推进。当原拆原建成为一项福利,人们难免有不同的需求和各种欲望。为了实现最大公约数,一些小区从征询意见到最终启动花费了数年时间,工作人员要与成百上千的居民反复沟通。

  一位拆除重建项目负责人告诉我,在居民签约率终于实现100%的那天夜晚,他坐在车里打开音响,感到音乐从来没有这么动听过。

  《中国新闻周刊》2024年第20期

  仲裁庭在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协调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进行调解。考虑到被申请人与在国外居住的案外人共同经营涉案商铺,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形势下,线下开庭存在困难,仲裁庭多次组织通过广州仲裁委员会在线争议解决(ODR)平台与各方当事人进行在线调解,最终在调解协议中明确申请人减免被申请人部分违约金并同意被申请人分期付款的方案,案外人亦同意与被申请人一起支付款项,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实现了当事人双赢的结果。

  甘泉县道镇兰家川村第一书记马锋表示,下一步,该村将继续巩固和发展现有蔬菜产业,发动更多的农户投入到蔬菜生产,让西红柿变成更多民众的致富果,同时,计划实施设施蔬菜园区提质增效项目,进一步提升新技术普及率,优化蔬菜品种和产业结构,发挥品牌效应,增加农户收益,助力乡村振兴。(完)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1/58/13158728735911020034.jpg" alt="" />

  2006年6月,蔡晓东大学毕业后,受曾奋战在缉毒战线的父亲影响,选择从警。蔡晓东走遍西双版纳边境地区每一个村庄、每一片丛林,被称作“活地图”;手把手传授技巧,培养出一个个缉毒骨干;分析总结毒品犯罪规律特点,研究出多套系统的缉毒技战法……

  <strong>榆中县城关镇杨家庄村卫生室负责人 张成庆:</strong>在最需要的时候配送了血氧仪,让我们随时能检测到老人们血氧的变化。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武汉1月11日电 (记者 马芙蓉)湖北省气象局11日发布重要天气消息,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13日至15日,该省自北向南将有一次寒潮天气,并伴雨雪冰冻。

郑奕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