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如火如荼 上海加大力度搭建创新“苗圃”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21 05:01:25

  中新网上海2月25日电 (记者 郑莹莹)龙年伊始,上海各区又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及项目开工热潮。在上海徐汇区,瞄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西岸数智中心等一批新项目上马,拟为产业发展开拓更大空间。

  徐汇区是上海发展人工智能的高地之一,2018年,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便是在徐汇区举办,彼时,徐汇西岸还是一片大工地,人工智能还是个“新鲜领域”,ChatGPT尚未“横空出世”,大模型也未掀起“百模大战”。

  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可央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18年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办以来,徐汇滨江通过大会平台来聚集产业资源,再落地构筑产业生态,推动了地区产业高地的打造。

  以坐落于徐汇滨江的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简称:模速空间)为例,这是中国国内首个生成式人工智能专业孵化和加速载体,挂牌不到半年,有近60家企业入驻,创新浓度持续提升。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近日在调研模速空间时说,模速空间是全市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布局和创新苗圃,要紧扣企业需求,持续优化提升,全力打造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和产业生态形成的试验田、孵化器。

  2023年年底的相关数据显示,在上海,徐汇区的人工智能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的跨越式发展,拥有上海1/5的人工智能核心企业。

  叶可央描绘了这块人工智能产业热土的发展路径:

  一、集聚一批产业标杆。徐汇区引进了包括上海期智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华为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商汤科技等一批产业头部机构和企业。

  二、构建产业载体空间。徐汇区的西岸数字谷以西岸智塔为核心,联动刚开工建设的西岸数智中心,从整体上对标波士顿等全球顶尖创新区域,为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复合空间。

  三、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徐汇区通过模速空间、科创街区的打造,给产业提供一个孕育成长的空间,让其不断地去集聚、去链接,最终构建人工智能发展的“热带雨林”生态。

  整体上,人工智能是上海着力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已成为上海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根据《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计划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高地;瞄准全球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前沿理论,培育创新策源能力,建设一批国家级、市级创新平台;加快培育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形成10个以上百亿级细分领域产业集群,到2025年,上海人工智能规上产业规模年均增长12%以上,达到4000亿元。(完)

  据笔者查阅,“搞不清泰国和中国台湾”的美国人并不只有CNN一家,在美国著名问答社交媒体Quora上,就有专门讨论“为什么人们分不清泰国和台湾地区”的问题。

  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1月2日发布的消息显示,1月1日,辽宁舰航母编队结束在西太平洋的远海训练,经冲绳本岛和宫古岛之间的宫古海峡返回东海。此前的2022年12月16日,日本海上自卫队发现辽宁舰编队驶入太平洋。

  药店渠道的价格也平稳了。北京一药店工作人员称,从22号开始每天都会到货一些,有10支装和100支装两种规格,每支5元,每人限购一盒。上海一药房则是“25元每盒,5支装。”

  一天中,除了睡觉,他几乎没时间闲下来,走得快或说话快时,都喘得厉害。智能手表上的监测显示,近来他的睡眠时间保持在5小时左右,夜里也常被科室里的电话叫醒,之后就再也睡不着。即便是坐下来时,整个人也疲惫不堪,但还在硬扛。

  其中,根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有关规定以及协定对印度尼西亚生效情况,自2023年1月2日起,将对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部分商品实施RCEP协定税率。

  急诊医生耿楠常常在兜里揣着一个指夹式血氧仪,巡视时就测一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状况,及时关注病人病情变化。“这个病,病情进展特别快。”耿楠告诉记者,她有一次发现一位病人中午还没事,下午一测血氧已经发现不太好,她便开始协调医院床位,半夜十二点转进了ICU。

陈淑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