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技艺大PK 全国冬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沈阳精彩上演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18 21:43:33

  中新网沈阳12月28日电(记者 赵桂华)“冬日雪暖阳”全国冬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沈阳市苏家屯区白清姚千街道蔡屯村冬季“村晚”,12月28日下午在热闹的秧歌、高跷表演中喜庆开场。

  冬季“村晚”活动,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中共沈阳市苏家屯区委员会、沈阳市苏家屯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一场乡村文化盛会。

  活动现场不仅有乡亲们带来的东北大秧歌、踩高跷,还有以白清寨传统舞龙为代表的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以及多次获得国内外奖项的少年花式跳绳项目。另外,酸菜白肉、驴肉火烧、坛肉、粘豆包、焦家酒、糖葫芦……这些地区特色食品也在热情招待着来此参加“村晚”的远亲近邻。

  作为国家丙级民宿,极具东北传统建筑特色的白清寨劈柴院,白雪装扮,彩灯环绕,被热情点燃,在《张灯结彩》的喜庆旋律与舞蹈中,拉开了冬季“村晚”演出的帷幕。民歌联唱《最美东北风》、独唱《我爱你塞北的雪》、《东北的冬,东北的情》和舞蹈《我是东北人》尽显热情豪爽的地域人文风情,唢呐演奏《山村来了售货员》、评剧选段《要彩礼》、二人转《小拜年》、相声《欢声笑语》展现出浓厚的传统文化韵味。在原创作品中,音乐快板《乡村振兴谱新篇》说出家乡的新时代新变化,二重唱《山水乡情》将父老乡亲对家乡的深情娓娓道来,拉场戏《一本明白账》讲述了乡村建设的真实故事。演出在独唱《我家住在沈阳城》中落幕,用歌声中所演绎的沈阳历史、民俗、风情,构成了一张色彩斑斓的年画。

  “村晚”活动,集合非遗文化、民间艺术、乡村旅游等元素,是一次“文体旅”“农文旅”充分融合的有益尝试,展示出当地独特的民间艺术魅力,释放了群众文化感染力,也激发和凝聚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为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打好打赢新时代 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凝心聚力,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完)

  随意向基层派任务、要材料过多过频、同一内容视频会议层层套开、“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这是近日个别单位在工作总结部署阶段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表象。

  岁末年初,既有企业“招工难”,也有求职者感叹“找工难”,这背后是劳动力供需的结构性错位。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佛山,解决这一矛盾显得尤为急切。

  晚会分为乐、舞两个部分。在《春之序曲》的美好祝愿中,卢森堡蒙德坎日城市管乐团开启了欢乐春晚上半场“乐”,五首耳熟能详的舞曲为中卢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出心裁的舞之乐,以精彩纷呈的舞曲欢庆兔年春节。

  在同郑州东站视频连线时,总书记说,长期以来,交通运输系统的干部职工埋头苦干,担当奉献,功不可没。

  进境船运散粮智能查验查检装置及系统以互联网技术为媒介,将近红外光谱技术、机械设计及自动控制与物联网、大数据、AI机器视觉相互融合,实现进境船运散粮检疫检测数据的采集、传输、标记、智能分析与智慧应用,并可构建该批次进境船运散粮的数字孪生。

  云南旅游的回暖从各景区的游客量就可明显感受。

崔惠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