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煤炭消费比重下降12.1个百分点 人均生活用电量增至近1000千瓦时

来源: 中华网
2024-06-24 13:42:05

  本报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廖睿灵)记者近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10年来,中国深入推动能源 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能源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2013年至2023年,中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及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10.2%提高到17.9%,累计提高7.7个百分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成为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202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超过全球的一半,累计装机规模占全球比重接近40%。

  中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水平实现新跃升。2013年到2023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累计增长35%,原煤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原油产量保持在2亿吨水平,电力装机、天然气产量实现翻番。风电发电装机从7600多万千瓦增长到4.4亿千瓦以上,增长了近5倍,光伏发电装机从1900多万千瓦增长到6亿千瓦以上,增长了30多倍。202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超过全球的一半,累计装机规模占全球比重接近40%。西电东送能力超过3亿千瓦,支撑了东中部地区约1/5的用电需求,长输油气管道总里程从10万多公里增长到19万公里,增长约80%。全国人均生活用电量从500千瓦时增长到接近1000千瓦时,翻了一番。

  能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深化。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全社会用电量60%以上实现市场化交易配置;油气市场体系初步形成;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

  “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世界旅游联盟副秘书长、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王昆欣教授认为,此次疫情优化调整让浙江文旅行业感受到旅游复苏的“信号”。

  热点四:疫情反复促使商业企业策略转变,政府纾困和企业自救需齐头并进。

  30克圆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30克,直径40毫米,面额1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50000枚。(中新财经)

  热点九:农产品市场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国式农产品现代化流通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红利持续释放,成员国农产品商贸合作将增速顺畅,更多中国乡村优质农产品将走向世界。

  随着“乙类乙管”措施加快落地,跨区域人员流动加速释放,加之疫情三年来人民群众累积的回乡过年、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等出行需求集中释放,春运客流将从长期低位运行到快速恢复攀升,交通运输组织将从低负荷状态到满负荷运行状态。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与西方少数精英现代化、少数人享有现代文明成果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商、共建、共享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赛,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动员和激发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杨子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