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山西电网安全的清障“黑科技”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03 05:49:51

  中新网运城6月1日电 题:守护山西电网安全的清障“黑科技”

  作者 高雨晴 康文豪 杜衡

  随着一道激光射出,线路上悬挂的塑料地膜受热融化、落地,安全隐患瞬间消除。这一电力清障“黑科技”,为电网带来满满安全感。

  初夏时节,国网山西超高压输电公司输电运检一分部运维一班巡视人员张勇来到山西绛县,对±800千伏天中线开展巡线工作。

  “我按照巡视计划,对线路通道进行特巡。抬头的一瞬间,突然发现在3689号铁塔极1导线上,有一块随风飘扬的塑料地膜,当时心里一紧。”张勇说。

  ±800千伏天中线是新疆天山变电站至河南中州变电站的一条特高压输电线路,也是山西境内的一条重要特高压输电线路,线路安全至关重要。但是突发的塑料地膜隐患,极有可能引发线路短路等严重故障,对电网安全已构成威胁。

  抓紧汇报,立即响应,启动应急预案,线路隐患要快速处理,张勇胸有成竹。

  短短十分钟内,一辆装满除障的专业设备工程车就抵达现场,车上跳下几位身穿“蓝精灵”工作服、头戴黄色安全帽的班组成员。他们携带一台外形酷似科幻武器的“激光炮”,准备对这块塑料地膜进行“外科手术”。

  班组技术骨干董雁宾迅速接管现场,他组织其他成员将“激光炮”安置在一个稳固的平台上,进行紧张的调试。

  这台“激光炮”由多个精密部件组成:一个能够发出高温激光的激光器,一个可以精确调整角度的电动云台,一个稳定的脚架,一个用于操作的平板电脑,以及一个为设备提供动力的移动电源。此外,还有一个小巧的测距仪,用以确保激光的精确打击。

  董雁宾小心翼翼地调整“激光炮”的角度,通过平板电脑屏幕,他可以清晰地看到导线上的塑料地膜。随着他轻轻按下操作按钮,一束细如发丝的激光瞬间射出,高温的激光束瞬间就将塑料地膜熔断,而导线却毫发无损。

  整个过程持续约两小时。队员们屏息凝视,全神贯注地观察着线路的安全。随着最后一块塑料碎片的落下,现场终于松了一口气,隐患解除,线路再次恢复到“健康”状态。

  据了解,“激光炮”除异物,已成为山西超 特高压的常规性操作,通过利用高科技设备,在紧急异物消除工作中,工作效率提高约100%,这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它将隐患处理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提高线路的安全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国网山西电力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高新装备应用,在“新质生产力”的加持下,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质增效,确保线路安全可靠,不断满足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需求。”国网山西超高压输电公司运检一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完)

  最近一段时间,汉服、马面裙这些我国的传统服饰频频出圈,竹编、榫卯、印染这样的传统手工艺也是火遍海内外各大视频网站。相关数据显示,传统中国工艺正在受到80、90以及00后的追捧,成为重要的“社交符号”;同时,传统工艺也在走向年轻化、创新化、实用化。今天(3日)来聚焦其中人气很高的油纸伞,一把古老的油纸伞,究竟有什么魅力,让今天的人们对它情有独钟呢?一起去油纸伞的故乡之一、浙江杭州余杭区一探究竟。

  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秘书长王丕君在大会致辞中表示,海归小镇要进一步发挥留学人员专业优势和群体效能,助力中国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助力国家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诸暨·空天装备)将为中国建设航天强国作出强大贡献。”

  1950年,周令钊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小组成员和张仃、张光宇,与以梁思成为代表的清华大学小组共同完成了国家形象中最重要的徽标——国徽的设计工作。周令钊提出“将一颗星改为五颗星,与国旗一致”的建议被采纳。

  <strong>如何应对XBB和BQ.1可能造成的二次感染?</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广州1月3日电 (记者 方伟彬)广东省公安厅3日发布消息,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该省各地机场公安机关共计安全保障航班3594架次,保障旅客39.23万人次。

  在打印模式上,市面上的光固化连续数字光处理3D打印技术大都是层层打印,打印速度较慢。研究团队研发出的低黏附光固化界面,让液滴与基底之间的粘附力极低,打印过程没有任何“拖泥带水”,能够实现迅速连续打印成型,极大地提升了打印的速度。

卢怡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