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网购囤积满屋 非刚需购物何以致病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22 22:47:57

  羊城晚报财经评论员 戚耀琪

  上海电视台近日报道,上海有个退休阿姨疯狂网购,自言一年多时间花销达到上百万元。而且,买回来的快递居然一个都没拆,家里快递箱子堆积如山,进出要靠爬,甚至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更令邻居们崩溃的是,这些快递不乏生鲜食物,已经腐烂发臭了。为何不拆不用?老人表示,很多快递其实是买给亲朋好友的,所以自己一买就是好几份。

  如果仔细甄别,大部分的网上逛街,往往都是非急需非刚需的甚至是纯精神层面的寻寻觅觅,是外部刺激诱导出来的消费增长点。即使是刚需,比如买一卷卫生纸,也会掺杂着不明就里的非理性成分,难以辨别。如果仔细划分消费心理饱和的状态,也许至少有四种 “病情”发展阶段。

  第二个状态就是 “自我强化”,朝思暮想,每次一上网就在不同商家去搜同一个东西。不断放进购物车,一件两件三件,反复去比价格,看评价,近乎自虐。而平台也不断地推送这个物件,传递降价信息,一天不买就继续弹窗。终于失守,买了下来,内心的渴求终于告一段落,然后等待下一个饥渴酝酿。

  第三个状态就是 “空缺恐慌”,每天就觉得生活少了点什么,天气一冷,连衣柜都来不及翻看就赶紧在手机上淘货。可能是刚打破了一个碗,就赶紧上网去买碗,甚至害怕下一个碗再被打破,于是一买就买十个碗,再买十个碟。因为上次到店买米没买好,于是线上狂买10袋大米回来,以此疗愈和填补苍白的心。

  第四个状态登峰造极,直接就是“囤货成癖”,可以说是上述三种状态的集大成者,也是最难抵御的心魔。买便宜了,希望继续占便宜;买贵了,转身非要继续买平替;买对了,继续囤;买错了,就要把对的买回来放在家里。生活的郁闷,通通用一个“买”字来化解。如此所见即所得,见了就要得,有钱就能支配一切的状态,堪称草根帝王梦。时间一长,囤货还真的会成为精神生命的支柱。

  俄罗斯驻德国大使涅恰耶夫在一份声明中说,德国的决定极其危险,将把冲突升级到一个“新的对抗水平”。他还指责德国及其西方伙伴对外交方式解决冲突不感兴趣,相反,他们正让冲突升级,“‘红线’已经成为过去式。”

  岳西县农业农村局茶叶站站长徐卫兵介绍说,岳西县平均海拔600米,森林覆盖率达77.33%,自古以来都是茶叶重点生产区域,该县罗源场茶叶市场系宋代全国13个茶叶交易市场之一。

  大学毕业两年多,她已经在岗位上度过了三个春节。作为轮南油气储运中心的一名计量工程师,站内20台超声波流量计是她的“心头宝”,她要时刻监测它们是否正常运转,确保管道内的天然气安全平稳运行。

  不过,在代理中介看来,上海新房项目热度分化仍较明显。“除了一些热门的、价格倒挂多,区位比较好的楼盘,总体上热度没有以往高了,包括同区域的项目认购的积分也有所下降,不同板块热度不一。目前市场供应充足,客户可选择余地多,像临港新房供应量大的区域,热度下来了。”

  中国传统民俗里的正月初五俗称“破五”“送穷”“迎财神”。“破五”又叫“赶五穷”,分别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中国各地“迎财神”的习俗也有差异。

  工作之余,凡是能够帮助宣传推介宜昌的邀约,汤姆都不会拒绝。今年春节期间,汤姆身着唐装逛西陵庙会,通过媒体介绍宜昌年俗;紧接着,他赴三峡库区秭归,配合媒体拍摄宣传片,推介秭归脐橙。

钱芝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