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秧工厂“育”新机

来源: 新闻报刊
2024-06-07 15:39:03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春耕春管已全面展开。育秧是早稻生产的第一个环节,关系着后续的栽插作业以及最终的粮食产量。而早稻集中育秧比例不高是制约生产的突出短板。

  今年,水稻生产第一大省湖南,率先大规模推进建设集中育秧设施共3797个,给今年的春耕生产带来新改变。

  在益阳,最新一代自动化育秧流水线已经开始了今年早稻的育秧工作。在这样的高速流水线上,通过31个传感器的实时控制,一个个秧盘保持高速流动,实现了育秧的全程机械化。

  以往,在当地,农户们只能在天气回暖后的3月20日开始大田育秧,育成后,4月底插秧,总用时36天左右。而在这期间,如果遇到倒春寒,秧苗将会面临大面积损失的风险。

  现在,工厂里育秧不再受外界气温影响,可以提前到3月10日开始育秧。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控制,总用时也缩短到22天,插秧提早到4月上旬。

  而这“一前一后”节省出来的近20天,让种植户们可以选择生长时间更长,增产更多的早稻新品种。这样的变化也让大家种植双季稻有了更高的积极性。

  <strong>警惕旅途感染风险!提倡有基础病老人等尽量少出行</strong>

  “这次冬训是队员们体能储备和技术的一次考验,将作为进入‘亚运会大名单’的考核,是备战杭州亚运会的重要一步。通过不断的训练和考验,我们最终将选拔15人代表中国队参赛杭州亚运会。自2014年后时隔9年,板球项目再次‘入亚’,我们会争取在这场家门口的亚运赛事中打出漂亮的比赛。”国家板球集训队领队贾吉坡表示。

  一是后疫情时代机器人市场率先回暖并拉动经济复苏。据国际机器人联盟统计分析,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占全球比重为44%,2021年上升到52%。不断增长的中国市场成为全球机器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21年中国全年累计进口14.5万台工业机器人,创2017年以来新高,有效带动了产业链上游市场的逐步复苏。

  据介绍,这是目前国际报道的最薄非线性量子光源。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

  胡洋告诉记者,自备血氧仪等仪器进行健康监测有其积极意义,不过,当前市面上的血氧仪、制氧机等仪器质量参差不齐,居家自我监测得出的参数未必准确,“我接诊过一位病人,血氧仪自测显示血氧饱和度过低,但是就诊后抽血检测数据却显示正常”。

  美国和欧洲因疫情期间货币财政大放水,加上全球供应链断裂、许多城市生产停摆等,2022年都出现了世纪性大通胀,通胀水平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之一,只有1972至1982年间的大滞涨时期可比。通胀既然来了,货币政策必须做出调整。“后知后觉”的美联储开始在加息幅度和频率上创历史纪录。在美国激进货币政策的影响下,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也不得不跟随,欧元区等同样大幅加息。利率上升虽然能够压制通胀,但最终其带来的也必然是经济下行,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经济体主要经济指标从下半年都开始明显下行。

陈建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