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国学走进布鲁塞尔:在中欧两端“旁观”

来源: 快科技
2024-06-22 17:45:35

  中新社布鲁塞尔6月21日电 题:世界中国学走进布鲁塞尔:在中欧两端“旁观”

  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地时间6月20日,中国学的世界对话·比利时论坛在布鲁塞尔举行,比利时知名汉学家、鲁汶大学汉学系教授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以这两句中国名言,阐述从欧洲观察和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

  台下安坐的听众,与钟鸣旦同为“旁观者”——作为世界中国学大会 框架下的海外学术交流活动,中国学的世界对话·比利时论坛汇聚近60名中欧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学与欧洲的中国观”深入研讨交流。

  从中欧人文交流机制与路径,到中欧经贸合作韧性与潜力,再到已有200余年历史的欧洲汉学,持续一整天的论坛“远望”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国,“近看”正在快速发展的当代中国,在古今之中,通过东西方文化的沟通交融,力求呈现中国的种种侧面。

  于现实而言,论坛议题涉及气候变化、能源转型、人工智能等热点问题,与会学者认为,中欧应以更稳定、可管理和平衡的方式达成务实合作,为全球发展稳定而努力。于学术而言,与会学者对欧洲中国学等展开讨论,表示当前欧洲中国学学者在研究方法上更加注重从中国视角出发,尊重文明多样性,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汲取有益经验。

  对于在中欧两端“旁观”,身为钟鸣旦好友的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大华讲席教授杨慧林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解释,通过研究对方反观自己,进而更好地了解自己,事实上是中欧学者共同的追求。对欧洲学者而言,就是通过“看中国”反观乃至反思西方。

  杨慧林表示,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欧洲学界“旁观”中国出现另一个趋势,即有些学者并不懂中文,不算传统意义上的“汉学家”,但他们的研究受到中华文化启发,有时还是关键的学术理念。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定存利率总体仍显得相对平淡,吸引力不强。工行等国有大行的利率则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没有特别为“开门红”揽储作出较大调整。

  该展览以化妆品为载体,围绕化妆品的演变,展现从古到今、从东到西的包罗万象的“美”,突出化妆品与“美”的关系,拓展“美”的涵义,是一幅“美”的锦集,更是一部人类审美活动以及对美不断追求的生动记载。

  中国共产党具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强大底气

  该项调查于2022年12月29日至今年1月3日期间访问了1013个港深跨境家庭,了解其对“通关”的安排和意见。

  陈文清指出,新时代10年人民司法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法院工作,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筑牢政治忠诚。坚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履职尽责。坚持司法为民,站稳人民立场。坚持公平正义,持续提升司法质效和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坚持严管厚爱,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人民法院队伍。

  记者从会议获悉,新时代十年,人民法院变革执行模式,各级法院受理执行案件6631.7万件,执结6485.9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4万亿余元。建成网络执行查控、司法拍卖、司法评估系统,有力破解查人找物、财产变现等难题,联合信用惩戒体系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执行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和重塑。

张天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