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人员在月壤样本中发现天然石墨烯

来源: 伊秀女性网
2024-06-24 06:46:20

  中新网长春6月23日电(郭佳 曲家伟)记者23日从吉林大学获悉,科研人员通过对嫦娥五号钻采岩屑月壤(No. CE5Z0806YJYX004)的观察分析,首次发现了天然形成的少层石墨烯。这一发现为人们认识月球的地质活动和演变历史以及月球的环境特点提供了新见解。

  据估计,星际碳总量中约1.9%是以石墨烯的形式存在,其形态和性质由特定的形成过程决定, 因此天然石墨烯可以为星体的地质演化和月球的原位资源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信息。

  科研团队在月壤样品含碳量相对较高的位置采集了拉曼光谱,确认了月壤样品中石墨碳的结晶质量相对较高。科研人员认为,月壤样品中存在碳的区域含有铁化合物,这与石墨烯的形成密切相关。

  科研团队通过扫描电子显微成像、透射电子显微成像等多种表征技术的综合运用及测试结果的多方面严谨比对分析,探究并证实了月壤样品中检测到的石墨碳就是少层石墨烯。

  科研团队还指出,少层石墨烯和石墨碳的形成可能源于太阳风和月球早期的火山喷发共同诱导的矿物催化进程。

  此项研究由吉林大学邹猛、张伟、李秀娟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任文才等人开展,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支持。近日,该研究成果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上发表。

  据悉,2020年12月,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1731克月壤样品,这是人类首次获得的月表年轻火山岩区样品,也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地外天体返回样品。截止到今年6月初,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已完成向40家科研机构的114个科研团队发放258份77.7克,目前已有多个领域70余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在中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完)

一派地道的宝岛风情

  后期制作丨刘赛因 李明芮 陈炳晓 蒋朝君 夏筱军 单泽 董萌萌 刘晏 白云飞 杨波 毛卉 遇剑 刘霄 魏明 张新星

  启动仪式上,北京奥运博物馆新馆标正式发布。“辉煌冬奥”主题展览暨群众性冰雪运动嘉年华、群众性体育活动、奥运文化大集市、北京冬奥精神巡展边疆青少年冬奥梦想营和纪念北京冬残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活动等也由此出发,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北京冬奥精神,和更多人分享北京冬奥会的美好记忆。

  据悉,此次吊装的2台100立方液氧主容器是试车台最关键且核心的工艺设备。单台重量约70吨,直径4.2米,总高度接近17米,是165所目前在用的容积最大的低温容器,同时,也是亚洲最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最大的单体设备。

上元佳节,灯火良宵

  元宵佳节,深植于中华文化的创新节目再次绽放。由众多演奏家创新打造的新国乐曲目《百凤朝阳》,奏出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气神,赢得观众“太好看,太燃”的赞叹;全新演绎的《新花好月圆夜》,将河北竹板书和苏州评弹两种传统曲艺形式融合创作,在《花好月圆》的旋律中,一场南北曲艺对话徐徐而行,圆满和美的寓意荡满荧屏内外。

林诗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