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龙舟精神融入血脉代代相传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6-09 04:28:33

  中新网湖北秭归6月8日电 题:屈原故里:龙舟精神融入血脉代代相传

  记者 郭晓莹

  伴随着“咚咚咚”的鼓声节奏,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香溪河水域,船桨搅动着江水,桨起桨落间,轻舟飞驰,水花四溅。

  这一片天然水域,是归州镇龙舟队的训练场所。连日来,龙舟队员在这里进行训练,迎接即将在6月10日举行的龙舟抢红夺标大赛。

  秭归是屈原故里,中国龙舟运动的发祥地,端午赛龙舟、祭屈原的习俗世代相沿至今。端午赛龙舟也是当地最盛大的活动,各乡镇龙舟队都铆足劲儿,提前训练。

  归州镇龙舟队队长刘全告诉记者,该镇龙舟队队员都是香溪河畔两岸的农民。农闲时,大家每天自发下河训练,如今农忙,部分队员要帮家里摘橙子、卖橙子,难以保证训练时间。“但哪怕只有几个人,我们也坚持训练,大家都很努力,很齐心。”

  17岁的高中生屈荣升是龙舟队的新成员。今年高考假和端午假连着放,他就趁着假期参加训练。几天下来,屈荣升手上磨出了水泡,皮肤也被晒得黝黑。

  屈荣升告诉记者,他小时候最喜欢看端午节龙舟赛,在比赛队伍中寻找父亲的身影。精彩刺激的水上追逐,众志成城的豪迈气概令他热血沸腾。如今,父亲外出打工,他决定接过父亲的“龙舟桨”,为家乡争光。他说,作为屈乡儿女、屈氏后裔,龙舟不仅是荣耀,更是传承。

  “我们秭归人,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延续着对龙舟的热爱。”刘全说,在屈原故里,龙舟不仅是体育竞赛,更是一种扎根于心的文化寄托,其魅力不仅在于释放激情,更在于唤醒乡愁,凝聚人心。

  国家非遗项目“屈原传说”省级非遗传承人郑承志说,龙舟承载着秭归延续千年的传统习俗和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顽强拼搏、求索奋进、力争上游的龙舟精神,早已融入屈乡儿女的血脉,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完)

  对此,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智库研究室主任冯煦明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这对全社会释放出两个明确信号:一是发展的信号,二是创新和改革的信号。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引导全社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干事创业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来。

  此外,《征求意见稿》通过完善或新增从业人员罚则、人员双罚、违法行为罚则、资料报送罚则等十二个法条增加了从业人员的监管规定和罚则,解决人员单罚法律依据不足的问题,并提高违法成本,扩大法律责任覆盖面。

  上世纪八十年代,杂交粳稻以技术专利方式转让美国、日本等14个国家,杨振玉随后多次被邀请赴日本、菲律宾、朝鲜、美国等国家进行杂交粳稻的考察、技术指导和合作交流,使中国先进的杂交粳稻技术走向世界,为世界水稻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交付当天,东航选派了3名资深机长执飞“首秀”飞行,驾驶C919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往上海虹桥国际机场,3位资深机长的总飞行时间超5万小时。出席交付仪式的80名各方嘉宾代表登上飞机,率先体验东航C919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环保性。飞机飞抵上海虹桥后,将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正式加入东航机队“大家庭”。

  盖羿表示,大型民用飞机商业运营标准高、要求严。在民用客机产业链方面,C919商业运营将为设计、制造、供应商、培训、维修、航材等方面带来积极作用,促进我国航空工业体系能力整体提升。

  根据病毒传播规律,在未来的3至6个月将会是新冠感染的暴发期,我认为老年人应做到“主动隔离”,尽量不去封闭的、拥挤的公共场所,也就是俗话说的“惹不起就躲得起”。例如不要去人多的商场超市、电影院、剧院、图书馆等地方,也不要操办祝寿宴,不参加红白喜事,毕竟只要去就会有很大的感染风险,可以以视频等线上方式替代。

黄文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