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陈发树,云南白药的小波澜与大看点

原标题:挥别陈发树,云南白药的小波澜与大看点

好色先生TⅤ,re99-qfgv7YyIN6KAk-挥别陈发树,云南白药的小波澜与大看点。

  来源:铑财

  5月26日,云南白药公告称,陈发树因工作调整,申请辞去第十届董事会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值得注意的是,陈发树辞职当天,儿子陈焱辉也申请辞去董事、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同样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往期看,正是陈发树任云南白药联席董事长期间,即2022年4月云南白药通过定增斥资109亿元,成为上海医药第二大股东。

  据界面新闻消息,陈发树与上海医药前董事长周军私交甚好。同时,陈发树儿媳邵帅目前为上海医药副总裁。2023年11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周军接受审查调查。

  名人加名企,消息一出自然想低调也难。围绕着陈发树的一系列变动,可谓吸足市场眼球。投资者更关心的,还是管理层动荡下,云南白药未来战略与业绩将何去何从?

  1

  陈发树入主这些年

  LAOCAI

  2024开年,云南白药高管层再有更迭,2月8日公司公告称,首席运营官、高级副总裁尹品耀及首席人力资源官余娟因个人原因辞职。

  2月23日,云南白药再发公告,时任云南白药集团党委书记张文学获选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

  据经济观察网5月8日消息,云南白药爆发窝案,原董事长王明辉等5位前高管被调查。其中便包括2月8日辞职的尹品耀,上述5人均因同一事项先后被调查。陈发树亦涉入云南白药案件中。

  据《每日经济新闻》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王明辉被查或因在云南白药收购万隆控股时,或涉嫌国有资产流失。

  受上述“窝案”消息影响,5月9日、10日两交易日,云南白药股价震荡下跌。截至6月5日,公司股价报收53.77元,总市值跌破千亿至959.4亿元。较4月30日收盘市值1021.49亿元,蒸发超60亿元。

  拨动时间齿轮,陈发树与云南白药的关联最早可追溯到2009年,当时前者拟以22亿元收购云南白药6581万股股份,但这一交易始终未能达成。

  此后,随着云南白药吸收母公司白药控股完成整体上市,云南省国资委与陈发树控制的新华都及其一致行动人分别持有25.14%股权,并列云南白药第一大股东。2019年8月,云南白药董事会改选。王明辉、陈发树分别当选董事长、联席董事长。

  截至2020年末,云南白药共动用138.33亿元进行投资,全年证券投资收益达22.01亿元。年报显示,2019年及2020年,云南白药投资净收益分别为14.70亿元、3.92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2.27亿元、22.40亿元,合计16.97亿元、26.32亿元。同期,总净利41.84亿元、55.16亿元,投资净收益占利润总额的35.91%、38.71%。

  若扣除投资收益,2019年与2020年利润为24.87亿元与28.84亿元。而2016年至2018年分别为29亿元、31亿元和33亿元。

  由此可见,陈发树入主后,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挥斥方遒,虽然公司净利润取得了靓丽增幅,但在核心盈利方面却是下滑的。问题在于,世间没有永远的股神,幸运之神也不会永远垂青一家企业,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易导致业绩大起大落。

  2021年,云南白药斥资112.29亿元认购上海医药非公开发行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然也是这一年,随着市场行情变化,云南白药投资遭遇“滑铁卢”。因炒股巨亏,公司公允价值变动为-19.29亿元,当年净利28.05亿元,同比下降49.15%,创下了上市以来最大降幅。

  2022年依然失焦,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净亏损达6.20亿元。一时间,“云南白药炒股两年巨亏20多亿”登上多家媒体头条。

  2023年3月,云南白药突发公告,王明辉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董事长等一切职务。距其被选举连任董事长职务,仅过去四个月时间。

  2023年11月,云南证监局对云南白药提出整改要求,直指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财务核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随后,云南白药宣布不再在二级市场新增股票投资。

  2024年1月17日,云南白药披露的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显示,公司已于2023年三季度退出全部二级市场证券投资,并计划2024年不再开展二级市场证券投资业务。

  且有投资者注意到,2023年财报后的第一次股东会,陈发树没有出席。这是其入局白药后首次缺席如此重要的股东会。现在想来,或许从那时起属于云南白药的陈发树时代基本便结束了。

  2024年一季度末最新财报显示,处置清仓完手中证券后,云南白药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952万,这被外界视为炒股收尾的信号。

  2

  后续业绩怎么走

  LAOCAI

  作为资本市场的风云大佬,陈发树的投资人生跌宕起伏。公开资料显示,这位曾经的福建首富,20世纪90年代靠倒卖钢材起家,赚到第一桶金。

  2009 年9月,陈发树一掷22亿元,拍下云南白药12.32%的股份。不过这笔交易最终因上级部门未批准而失败。双方你来我往多轮交锋,2014年7月云南白药公告称,股权依旧归红塔集团持有,红塔集团退还陈发树交易保证金22亿元及银行同期贷款利息。

  但上述折戟,并没动摇陈发树入股决心,此后开始了二级市场增持行为,最终在混改时拿下公司25.14%股权。前后经历十年之久,不同于紫金矿业,陈发树为何对云南白药如此执念?

  究其根本原因,相较黄金矿产的强周期性,深耕大消费赛道的云南白药,拥有稳定现金流与强大的盈利能力,通过下面这组数据或有一个直观体会:

  2023年,云南白药 迎来A股上市三十周年。披露数据显示,近30年时间,公司各项指标实现了大跨越,营收从0.58亿元增到364.88亿元,增长628倍;净利从0.13亿元增到30.01亿元,增长230倍。此外,云南白药连续30年对股东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额超20

  查阅历史数据后发现,2013年—2018年五年间,是云南白药规模与利润发展的黄金期,2013年公司营收158亿元,净利23亿元。2018年分别为267.08亿元、33.07亿元。正是看重云南白药稳健的盈利能力,陈发树才对股权这般锲而不舍。

  高毛利也是公司产品护城河强大的重要体现。2018年前,云南白药毛利率一直稳定在30%以上。看似不高,主因商业销售部分毛利较低,拉低了整体毛利率。

  2023年,云南白药自制工业产品毛利率64.24%,利润占比85.15%。依靠着云南白药这个国家级绝密配方,在活血化瘀、解毒消肿、运动损伤领域,云南白药几乎没有竞争对手。不太夸张的说,市场有多大,价值空间就有多大。

  除此之外,王明辉对于云南白药最大的贡献便是开辟出牙膏赛道,打造了一道新利润护城河。

  据蓝鲸财经统计,2015年,云南白药牙膏市场份额15.60%,为全国第二。2020年份额超过22.2%,位列全国第一。此后2021年—2023年期间一直稳居头把交椅。

  不过,从追逐者到领跑者的转变,也意味着公司牙膏业务的成长天花板不断临近。2023年,云南白药牙膏市场份额24.6%,再创新高,但增速也放缓了。健康品事业群营收64.22亿元,同比增长6.5%,净利约20亿元,占到整体利润近50%。而早在2021年,云南白药健康产品有限公司净利贡献就达22.6亿元。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表示,客观而言,陈发树入主云南白药这些年,也给企业带来一些革新变化,注入了一些发展活力、业绩成长性,这也是改革的初衷。但经历了监管处罚,一系列高管变动、陈发树父子退出、云南白药后续铁定要“戒股”,那么靠什么撑起业绩新增量就是一个核心看点。放眼国内市场,牙膏销售整体增速在放缓,作为行业龙头云南白药牙膏已进入发展瓶颈期,云南白药想要保持增态,还需尽早培育出第三第四曲线。毕竟往期的大规模炒股,与陈发树自身风格有关,但也有企业自身业绩成长压力的考量。

  3

  新曲线路漫漫 

  研发还需加把劲儿

  LAOCAI

  牙膏之后,谁能成为新增长极?

  2023年财报显示,云南白药主要分为药品、健康品、中药资源、云南省医药公司四大事业群。

  看似业务线丰富,可细观牙膏撑等起了净利润的近“半边天”。为了解决单一依赖问题,云南白药开始多元化转型。

  医美、新零售等成为探索方向。早在2021年12月,云南白药便公告称,下属二级全资子公司拟将公司下属三级全资子公司云臻公司100%股权按账面净值62.58万元,无偿转让给公司。

  转让完成后,公司直接持有云臻公司100%股权,并拟向其增资5亿元。云臻公司将作为云南白药皮肤综合解决方案医学中心的设置单位,以先开设门诊部为切入口,推进医美产业链的生态布局,布局大健康产业全生态链循环。

  2022年报更表示,医学美容、口腔护理、新零售健康服务赛道将成云南白药未来的主要发力点。

  不过时至今日,上述产业尚未带来显著的业绩贡献,新增曲线大旗何时育成还需打个问号。

  以2023年为例,按产品分类,云南白药毛利率水平最高的为工业产品(自制),毛利64.24%,营收只占35.13%,毛利只有6.03%的批发零售却占比高达64.68%。

  能够肯定的是,更多业务带来更多成长空间、价值可能,也带来更多竞品、更多投入、更多专业化、特色化要求。作为支撑企业战略转型的硬性指标,起码在研发费用投入上,云南白药还需多加几把劲:

  2019年—2023年,公司研发费为1.74亿元、1.81亿元、3.31亿元、3.37亿元、3.36亿元,持续增长值得肯定,但近两年涨幅明显减弱、一直未突破3.4亿元。同期总营收为296.65亿元、327.43亿元、363.74亿元、364.88亿元、391.11亿元。研发费占比常年低于1%。

  说千道万不如白银一片。无论主业精进还是新业务孵化,研发后盾若不给力,转型也将会大打折扣。

  医药战略专家史立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云南白药发展面临着产品结构单一、老化的困局。近年来,无论是发力医美、进行投资都是试图改善公司发展采取的措施。“但应注意的是,国家最近两年来持续给予中药板块支持,但公司在这一块的投入相对较少”。

  4

  不过一个小波澜

  讲好“新”故事

  LAOCAI

  254亿豪赌,昔日“股神”折戟。连日来,外界舆论对陈发树父子的辞职众说纷纭,有惋惜有责难。

  据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陈发树控股的新华都集团持有云南白药24.25%股份,仍为第二大股东。同时,陈发树本人还持有0.7%股份。换言之,辞职后的陈发树仍是云南白药重要股东。不过后续能否保得住还是一个问号。

  能够肯定的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只有时代的大佬,没有大佬的时代。姑且跳出个人个企的一时得失,从产业经济视角看,往期逐短利、赚快钱、快进快出的粗放打法已是过去时,伴随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脱虚向实、深耕主业、提升新质生产力成为大势所向,挣慢钱、挣专业钱、挣长期价值钱才是王道。

  欣喜的是,退出二级市场后,云南白药也在痛定思痛,将更多精力放到回归主业、精进业务、打磨新质生产力方面。

  如面对数字化浪潮,云南白药希望通过与头部科技公司合作来提质增效、高质高效发展。早在2021年3月,便将华为中国区副总裁董明招揽至旗下,担任公司CEO。2022年6月初,云南白药又公告称,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CFO马加,正式担任公司首席财务官。

  2023年7月,云南白药公告已与华为达成全面合作,双方将在人工智能药物研发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探索联合科研创新机制,包括但不限于大小分子设计、相关病症、数据库开发等领域运用。通过数字化实现优化成本、提升效率和拓展数据应用场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商业拓展空间、为产业生态圈提供支持。

  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利用AI和大模型技术,云南白药还创立了骨科康复数字疗法。通过人工智能AI算法,针对患者医学影像、查体、体征、手术情况以及术后进程,给予个性化建议,促进康复加速。

  公开资料显示,云南白药集团智慧科技BU创新孵化的“骨科康复数字疗法”已产生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2项、发表医学文章5篇,2023年12月16日,云南白药“骨科康复数字疗法”荣登奇璞种子榜2023年度TOP10。

  具体业务方面,除核心系列产品外,2023年公司其他品牌中药类产品增长也不错,蒲地蓝消炎片、藿香正气水销售收入均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近16%、124%;用于妇科消炎的产品宫血宁胶囊销售收入同比上涨47%。

  4月26日,云南白药发布2024年一季报:营收107.74亿,同比增长2.49%;归母净利17.02亿元,同比增长12.12%;归母扣非净利16.90亿元,同比增长20.51%。

  叠加2023全年的营收净利双增,扣非净利增长16.45%创同期历史新高。可以说,回归主业、提质增效的云南白药也在一点点找回龙头感觉,走在业绩回暖、成长性稳健力修复的路上。

  都说利空出尽便是利好。拉长维度,对经历百年兴衰洗礼的云南白药而言,陈发树入局这几年不过一个小插曲、小波澜。得失之间、功过之间,风长物宜还需放眼量。

  在新人新气象下,在百年传承与前沿智能碰撞下,能否知耻后勇,乘着中医药振兴东风、踏实讲好“新质”故事,用扎实的业绩股价、重温“中药一哥”荣耀,这才是云南白药的大看点。

  豆神教育、国际实业也是如此,二者均拟聘任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为2022年年报审计机构。深交所称,中兴财光华及 50 名从业人员近三年因执业行为曾多次受到行政处罚、监督管理措施及纪律处分。/index.p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