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长沙医学中心实现“云端会诊”,为数千公里之外的新疆患者点亮光明

来源: 齐鲁晚报网
2024-06-21 18:02:26

  近日,长沙,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湖南省区角膜与眼表病学组组长、长沙爱尔眼科医院角膜与眼表病专科特聘专家王丛香轻点鼠标,新疆伊犁爱尔眼科医院患者杜先生的病历信息就在屏幕上打开,而上方的大屏幕上则出现了实时诊疗画面,帮助她更好地与对方交流。自4月爱尔眼科自主研发的疑难眼病远程会诊平台上线以来,爱尔眼科长沙医学中心实现了“云端会诊”,打破传统诊疗地域壁垒,让新疆等地患者享受更便捷的眼健康服务。

  云端携手,守护新疆患者眼健康

  杜先生今年52岁,家住新疆伊犁,一周前在做家务时,不慎将烧碱溶液溅入到了右眼,“当时眼睛疼得没有知觉,完全睁不开”。他立即在当地医院进行治疗,次日赶紧来到伊犁爱尔眼科医院求医,被诊断为右眼角膜碱性烧伤,经过羊膜移植手术治疗后稍有好转。

  考虑到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伊犁爱尔眼科医院通过疑难眼病远程会诊平台与王丛香进行连线,为杜先生进行“面对面”会诊。通过在线检查及交流,王丛香提供了诊疗建议。一周后来复查时,杜先生的眼睛已经得到了有效改善。

  不久前,出生仅2个月的古丽(化名)被家人带到了喀什爱尔眼科医院。此前,她被诊断为“左眼先天性青光眼,先天眼球发育不良,后巩膜葡萄肿”。因为年龄太小,手术难度高,他们已经辗转多家医院。听说喀什爱尔可以联系国内知名的青光眼专家远程会诊,便抱着希望前来就诊。

  通过疑难眼病远程会诊平台,爱尔眼科集团湘赣大区总院长、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终身荣誉院长林丁为古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问诊及检查,并提供了精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发挥“分级诊疗”优势,点燃更多光明希望

  据了解,爱尔眼科长沙医学中心“疑难眼病会诊平台”于今年4月成立,以长沙爱尔眼科医院为中心,目前已在全国设置了乌鲁木齐爱尔、库 尔勒爱尔、海南博鳌乐城爱尔等16

  平台汇聚全球、全国眼科领域头部专家,立足爱尔眼科特色“分级诊疗”模式,通过“在线门诊/会诊”为全国眼疾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实现基层初诊、上级医院会诊及治疗。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黄斑变性等慢性眼病,还能实现上级医院手术、基层医院复查及全生命周期管理。

  “现在,通过疑难眼病会诊平台,已经成功开展一系列疑难眼疾远程连线会诊。”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副总院长、长沙医学中心主任林晓峰介绍说,相比传统医疗模式,疑难眼病远程诊疗不仅仅限于远程会诊,还贯穿远程阅片、线上教学、疑难病例讨论等多个环节,是一种新型的诊疗服务模式,可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诊疗效率。

  林晓峰表示,作为国家共享优质医疗资源的重要途径,疑难眼病会诊平台是践行爱尔眼科使命“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的关键一环。未来,爱尔眼科将常态化进行云端疑难病例会诊/门诊、学术交流、带教指导及新技术新项目推广等,充分运用数智化智慧医疗赋能基层眼科发展,让偏远地区医疗实现“触屏可及”,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眼健康诊疗服务。(中国网)

  <strong>新华全媒+丨物价保持平稳运行——透视2022年全年CPI和PPI数据</strong>

  “两个中心”的揭牌也是广东机场集团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贯彻落实民航局建设“四型机场”总体要求和广东省推进BIM技术工作部署的具体行动,是广东机场集团打造数字化机场集团、构建智能建造生态圈、建设“云上机场”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机场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对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建造推动机场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目前,第一批国家公园在探索保护与发展相融合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也为后续建设提供了经验。

  韦朝晖称,东博会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相伴相随,推动自贸区从1.0版升级到2.0版,并向3.0版迈进,走过了黄金十年、钻石十年,并面向新的十年。今年9月举办的第20届东博会将根据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进程,组织高层论坛,帮助企业分享新商机;支持东盟各国各方在会期举办专题交流活动,支持中国国家部委、央企举办面向东盟合作的专题活动,服务中国东盟贸易投资;着力提高东盟国家参展规模和质量,积极邀请世界500强、各国知名企业参展。

  安庭委员强调,北京打造、承载“首演”经济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北京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演艺团体,剧场、剧院、影院等演出场所的密集度在全国名列前茅。同时,作为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无论是演出场次还是观众人次,在全国都位于前列。这为“首演”经济在首都北京拥有了强劲的市场基础与领创优势。因此他建议,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首演”(含“首映”)活动一定的支持,包括文化基金的进一步扶持、税收的定向减免、金融+文化系列工具定向支撑等,鼓励并带动更多的“首演”(含“首映”)项目放在北京。

  针对2022年自然资源工作,会议透露,在服务稳经济大盘方面,2022年自然资源部出台一系列超常规、阶段性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政策,持续提高用地用海审批效率。其中,2022年报国务院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项目1058个、面积319.06万亩,同比分别增加196%、49%,涉及投资6.16万亿元。

高孟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